-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分子肝素治疗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护理
低分子肝素治疗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护理
【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靖州县人民 医院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0.4 ml,脐周腹部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用7天。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6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护理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注射操作并重。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是临床危重征,有进行性恶化趋势,如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我们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治疗期间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靖州县人民医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62例均符合WHO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除外出血性疾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等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禁忌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6~75岁,平均52岁。其中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6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2例,自发型心绞痛8例,混合性心绞痛4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38~75岁,平均51岁。其中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8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2例,自发型心绞痛8例,混合性心绞痛4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酸酯制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等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0.4 ml,脐周腹部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用7天。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消失,症状被控制,心电图ST-T缺血程度较用药前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2)有效:心绞痛显著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上ST-T缺血程度无明显变化;(3)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无好转或恶化,心电图ST-T缺血程度无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6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1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淤斑,未见其他出血及过敏反应。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注:*P0.05
3 护理体会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伴有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状态,引起临床症状,故抗凝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低分子肝素通过较强的抗Xa活性达到抗凝效果,大量临床应用证实,低分子肝素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死亡率,能使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运动耐量增加,缺血时的心率压力乘积增加[1]。当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应就地停止活动,立即给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持续高流量吸O2,并观察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及缓解情况。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做心电图,观察S-T段、T波变化,以判断疗效。还要教会患者进行自我监护,如注意观察大小便颜色、皮肤黏膜及牙龈有无出血现象,忌注射部位热敷,以免增加出血的危险,一旦有出血现象发生即告诉医护人员,妥善处理,从而保证治疗效果。注射部位一般选择患者腹壁脐周皮下,注射部位常规消毒后,操作者用左手拇指、食指提起腹壁皮肤形成皮下皱褶,在皮褶最高点垂直进针,据患者胖瘦进针约1 cm,回抽无血,将药液缓慢注入皮下脂肪组织中,拔针后局部压迫1~2 min,每次更换注射部位,防止硬结形成,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因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为腹壁皮下,患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治疗前应向患者讲解使用该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药物的药理作用、注射部位和操作方法等,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接受治疗,提高疗效[2]。有些患者由于疼痛刺激而急躁不安,要有的放矢地对患者加以安慰、解释、开导,介绍同类好转病例,克服患者紧张消极情绪,指导患者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保持心境平和,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 参考 文献 】
1 王旭.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7(4):267.
2 李洪顺,柏学敏.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 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中国 实用内科杂志,2002,10(21):595.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新版十八项核心制度课件.pptx VIP
- 集装箱运输实务(十二五国规教材)教学课件作者江明光第一章.pptx VIP
- 2011年-2020年广东省历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共10套).doc VIP
- 甲醇合成操作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试题及答案 .docx VIP
- 护士如何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pptx VIP
- 个人融资规划课件.pptx VIP
- 《园林艺术鉴赏》课件.ppt VIP
- 九年级化学(人教2024版)新教材培训课件.pptx
- 2021年广东卷高考真题化学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