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临床医学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的临床医学理论

(1)补母养子(补母脏以养子脏) ①滋水涵木(大补阴丸—熟地、龟版) ②培土生金(参苓白术散) * * 2.临床运用 (2)制己养克(制本脏以助所克之脏) ①泻南补北(黄连阿胶汤—黄连) ②抑木扶土(逍遥散--白术) * * (3)养克防乘(养所克之脏以防其伤) 养克防乘,即防止邪实之脏伤及所克之脏,须要养护所克之脏。 扶土抑木(痛泻要方)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 (5)以志胜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悲胜怒…… 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 * 明·汪机:“一人县差拿犯人,以铁索项所犯至县。行至中途,犯则投河而死。犯家告所差人,索骗威逼至死。所差脱罪,未免费财,忧愤成病,如醉如痴,谬言妄语,无复知识。予诊之,曰:此以费财而忧,必得而喜,病可愈也,药岂能治哉?令其熔锡作银数锭,置于其侧。病者见之果喜,握视不置,后病遂愈。此谓以喜胜忧也” 。 * * 《灵枢·口问》说:“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 * (七)以此治彼理论 1.理论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素问·离合真邪论》说:“以上调下,以左调右。” (以下调上,以右调左) * * (1)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常中有变) ①调理阴经治疗阳经病证、调理阳经治疗阴经病证(常中有变) 针刺阴经穴位可以治疗相表里的阳经的病变(公孙),针刺阳经穴位可以治疗相表里的阴经的病变(足三里)。 * * 2.临床运用 ②调理五脏治疗六腑病证、调理六腑治疗五脏病证(常中有变) 药物调理阴脏可以治疗相表里的阳腑的病变(提壶揭盖),调理阳腑可以治疗相表里的阴脏的病变(通便泻肺)。 * * (2)以右调左、以左调右(常中有变) 针刺左侧经脉穴位可以治疗右侧同名经的病证,针刺右侧经脉穴位可以治疗左侧同名经的病证。 * * (3)上病调下、下病调上(常中有变) ①针刺治疗 《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 * * ②药物治疗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 明·张介宾《类经·运气类》:“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 * *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病各有所宜……针各有所宜。 ”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一病而治各不同……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 * (八)各有所宜理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和以所宜。” * * 我将《内经》的临床论治理论归纳为上述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基本能反映《内经》的临床论治思想。 * * 这八个方面是: 1.治病求本理论 2.阴阳求衡理论 3.气血求和理论 4.正邪求谐理论 5.情势求顺理论 6.五行制胜理论 7.以此治彼理论 8.各有所宜理论 (1)阳病治阳、阴病治阴(病在己方) 《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①阳病治阳—阳盛抑阳、阳虚温阳(白虎汤、右归丸) ②阴病治阴—阴盛抑阴、阴虚滋阴(附子理中汤、六味地黄丸) * * (2)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病涉对方) 《灵枢·五色》说:“用阴和阳,用阳和阴。”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温阳)。” ①阳病治阴—阳亢滋阴(知柏地黄丸) ②阴病治阳—阴盛温阳(四逆汤) * * (3)阳中求阴、阴中求阳(阴阳互根) 《素问·生气通天论》王冰注:“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 * ①阴中求阳—养阴以益阳(阴阳互根) 如补阳剂右归丸中熟地黄、枸杞子偏于补阴。 ②阳中求阴—补阳以益阴(阴阳互根) 如补阴剂左归丸中鹿角胶、菟丝子偏于补阳。 * * 《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 * (三)气血求和理论 1.理论基础 《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气血皆从……邪不能害。”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 * 《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 *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调其血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 * 2.临床运用 (1)气病治气、血病治血(病在己方) ①气病治气—气虚补气、气滞行气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