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变异肝动脉的双口重建术二例.docVIP

肝移植变异肝动脉的双口重建术二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移植变异肝动脉的双口重建术二例

肝移植变异肝动脉的双口重建术二例 作者:刘方峰 林洪峰 李森 李春友 杜福田 李加起 丁伟 【关键词】 肝移植·显微外科手术·动脉重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例患者均为男性。患者甲,31岁,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乙,57岁,肝内胆管结石,肝硬化,肝功能衰竭,Child-Pugh分级为C级。术前常规肝脏彩超、多层螺旋CT扫描明确受者肝动脉解剖和口径时发现存在肝动脉Hiatt 型变异(图1)。 1.2 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 采用显微外科缝合技术,在3.5倍手术放大镜下行受者CHA-供肝CHA和受者RAHA-供肝GDA端端吻合(图2,图3),以7-0 prolene线间断缝合16~20针。先重建口径较粗动脉,完成即开放,减少胆道热缺血时间。双口重建完成后常规行超声血流仪检查,测量吻合口前后血液流量和流速。术中血压控制在120~140/70~95 mm Hg。术后多普勒超声扫描肝动脉,结合患者有无黄疸、胆汁漏、高热、肝功酶学升高等表现,判断是否发生动脉并发症;监测凝血功能变化,适当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应用环孢素+骁悉+强的松三联法抗排斥反应,第1周每日1次,第2周隔日1次。出院后定期复诊, 行肝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动脉血流情况。 2 结果   2例患者肝动脉双口端端吻合均一次成功,未行鱼口或斜面修剪。双口重建时间、吻合口径及血流量见表1。患者甲:术中见胆道口径匹配不佳,放置14F T形管外引流,术后3周、6个月T管造影,胆管内壁光滑,吻合口未见狭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乙:术后7 d发生ARDS,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 治疗 痊愈。住院时间分别为20 d和36 d。2例患者出院后均恢复正常生活。患者甲随访2年8个月,患者乙随访1年3个月,均无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和肝动脉狭窄等并发症。 3 讨论   保持充足良好的动脉血供对减少移植肝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肝动脉是胆道的唯一供血来源,一旦发生狭窄、血栓形成,将导致胆道狭窄、胆汁漏、肝脓肿,甚至需要再次移植。   肝移植动脉重建的外科手术因素是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劈离式肝移植和活体肝移植开展之初,供肝动脉的小口径、短余干及受者年龄过小等因素使重建后HAT发生率高逾20%[2]。肝动脉显微外科重建技术克服了管径小的障碍,使血管内膜能够紧密对合,从而保证重建后血流通畅,降低肝动脉血管狭窄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移植肝存活率[3-4]。本研究中2例肝动脉Hiatt 型变异患者均于3~5倍的手术放大镜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完成双口重建,一次成功;受者RAHA-供肝GDA吻合完成后立即开放供血,而后吻合受者CHA和供肝CHA,并不影响向肝血流。血管缝合平均用时28 min,并无因双口对端缝合的精细操作而延长胆道热缺血时间。术后多普勒超声随访,肝动脉血流通畅,未见血管狭窄及血栓形成。   胆管单纯缺血的非吻合口狭窄表现为多发性、节段性的吻合口狭窄和扩张,胆管上皮萎缩坏死,胆泥甚至脓肿形成,而胆管慢性供血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5]。本研究中2例患者血管吻合完成后,均行术中超声,提示吻合口血流通畅。由于2例患者均为双支供血,肝固有动脉接受的血流量增多,有利于减少胆道的缺血;即使一支血管狭窄,另一支也能够发挥有力的代偿作用。2例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行胆道造影,见肝内胆管走行清晰 自然 ,管壁光滑,未见缺血所致的多发性、节段性非吻合口狭窄和扩张;同时,胆管对端吻合口内壁光滑,无狭窄,也未见局部胆汁漏脓肿形成。   供肝植入受者体内后,肝动脉以终末方式提供肝脏血液供应,肝内胆管动脉血是否充足决定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转归。当两个较细口径的血管均不足以提供足够的血液时,双口重建成为另一种选择。在显微外科技术的支持下,对肝动脉Hiatt 型变异患者行肝动脉双口重建术,能够增加供肝的动脉血供,减少血管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肝移植患者生存率。   【 参考 文献 】 [1] Hiatt JR, Gabbay J, Busuttil RW.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hepatic arteries in 1000 cases[J]. Ann Surg, 1994,220(1):50-52. [2] 刘方峰, 林洪峰, 李森. 成人原位肝移植动脉重建[J]. 中国 现代 普通外科进展, 2006, (6):327-329. [3] WEi WI, Lam LK, Ng RW, et al. Micr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hepatic artery in li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