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琴学解惑二十五:漫说散音
琴学解惑二十五:漫谈散音
雷苗伟
散、按、泛为古琴的三种音色,散音浑厚如地,泛音清灵似天,按音圆润类人,三种音色,交互辉映,刚柔互补,共同构成极富特色的古乐雅韵,本文就散音常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初学者共同切磋。
右手下指,左手离弦,谓之按音,初习古琴,便是先用散音来练习右手的基本八法。右手弹弦时,左手的位置及姿势也是琴人学习的一个内容,因为琴人的琴姿琴容历来为琴人所重,这些虽与音色无关,但却关系着琴人对琴的一种态度,抚缦在室,琴人应庄重坦然,聚神凝气,不沾染一丝俗气,有人在侧如此,室内无人更应如此,谓之慎独。所以散音左手的姿势为琴容之第一步,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但现代琴人对此多不太讲究,往往随意而为。07年央视民乐大赛中,著名琴家李祥霆先生在点评一名选手的演奏时,便尖锐地指出了这一问题:左手散音时的姿势存有错误!当弹散音时,左手虽不抑安琴弦,但也不应离开琴面,更不能随意垂下。后来这一点评还曾在琴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古琴的的新旧之争、门派之辩,让一贯沉寂的琴坛热闹起来,其间,泼妇骂街者有之,诋毁漫骂者有之,无事生非者也有之,瞬时,让一些深爱古琴的人们感到不少困惑:原来弹古琴的人也可以这样!我们现代人的浮燥确实为这件昔日的雅器蒙羞不少。
言归正传,再说散音时左手的位置与姿势,其实,关于这一点,历代琴论多有阐述,如唐《陈拙论指法》:“如作散声,右手下指与木声(即抹声)同,左手虽不按抑,亦不得离琴面,用中指倚着十徽,以虚笼其弦,大指藏于掌底”。《琴书大全》卷八也指出:“左手来去抑按,贵不离弦,凡散作,左手中指倚着十徽之间,以掌际倚七弦之外,虚笼其弦”。由上面两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散音时,左手的中指应点在十徽,手指自然弯曲,手掌虚笼琴弦,小指微翘,大指藏于掌下,这便是古法,作为一名古乐的演奏者,我们应该去恪守它,在这个问题,我想李祥霆先生的点评是正确的。当然,散声时左手中指“倚点十徽”的这一姿势,往往是专指琴曲的起式或大段的散音而言,如乐曲进行中的个别散音则又另当别论,比如一段密集的高徽位按音过程中夹杂着的几个散音,左手便不必退至十徽,依势点在附近的徽分即可,此时便不需拘泥于此。
散音时左手倚点十徽这一观点,现代琴学教材中也多有论述,古今基本一致,唯有争议的是,左手的大指是应该藏于掌下,还是应该自然伸直,在这两个观点多有不同。见过不少琴友弹琴时,大指常常自然伸直,或高高翘起,显露于外,大指的“藏”“露”,很难定义对错,因为有好多琴家也是如此,但琴风也依然颇俱风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指的“露”并不合古法。《琴学大全》一书指出:“中欲低昂象凤首,食、名高而象凤翅,大欲藏于中之下而象凤足也,小指名曰禁指,须常直勿动为善。”从书中的这一段文字,不难看出,古法的大指是以藏为美,以露为丑,其实这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特色,如中国文化中的偏含蓄之美。
另外,关于散音时右手下指的位置,历代琴人也颇为讲究,如《陈拙论指法》一文曾有“指分远近”之说,古谱也有“近岳为操、近徽为抚,徽岳之中为弹”之论,“操”、“抚”、“弹”三个字,虽说意思相同,但被我们聪明的古人赋予了太多的情感色彩。古琴音色下指近徽则柔,近岳则刚,而徽岳之中则不温不火,尽得中和之声,所以古琴右手下指的位置也应以岳徽之中为主,然后在演奏中再视情况而定,以求音色刚柔之变化。如弹泛音则要求近岳,以求清朗之音,而滚拂则多在徽上,甚至五六徽间,以求柔润之声,个别琴派也常弹过徽之声,如广陵派甚至在四五徽间用偏锋下指,以求一种音色上的变化。中和之声,为音之基本,所以初学者,弹散声时,宜在一徽与岳山之中下指,待日后琴技丰富后,便自可随意一些,追求一些音色上的变化。当然,右手下指的位置也应与古琴自身的音色结合起来,若古琴音色偏柔,便可近岳而弹,以纠琴音之柔,若音色偏刚,便应近徽,以纠琴音之刚。如遇”前不容指” 岳山偏低的琴,一二弦如近徽下指,便易打板,此琴只能在徽岳之中下指,所以右手下指应因琴而宜,无一定法。平日里自己弹琴,右手下指便自由许多,但通常是在一徽左右处下指,写此文前,曾与多位琴友勾通,大多数琴友也是感觉在一徽左右下指为妙,具体的位置便是二徽与岳山之中,据说这也是古琴最科学的触弦点。
其实,散音时左右手的指姿势与位置并无严格的对错,也无定法,但初学者初习琴时理应遵循一定的规矩,一定的准则,如书法之入贴,初习时理应严守法旨,“依葫芦画瓢”,只有这样下去,才能根正,或曰苗红,以后才会走的更远。中国传统的太师椅给予主人的是一种威仪,要求坐有坐相,端正有方,而从西方传进来的沙发给予主人的则是一种舒适,轻松自在,这两种家具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不过是他们所关注的角度不同而已,其实,上文中所谈到的这些指法,可能也是如此,体现的只是两种不同的审美情趣而已:古人重他,今天重己。
下面是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