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一阶段考试题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命题:李志雄 郑小坚 审核:范远填
一、基 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1分)
(2)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1分)
(3)何处望神州?□□□□□□□。□□□□□□□?悠悠。(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分)来源:学科网]”(2分)
(5)默写完整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片。(4分)
□□□□□□,□□□□□□。□□□□□□□,□□□□□□□。可怜白发生!
2.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
(1)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 )。
(2)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yǔn luò( )了。
(3)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 )职业之神圣。
(4)我们沙地里,cháo xùn( )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B.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市文明办、城管局、绿化委联合开展、策划的“我给城市添抹绿”大型爱心志愿活动,得到了市民很多的响应。
D.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4.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神态或性格特征的话。(50字至80字)(4分)
A组:媚上欺下 恼羞成怒 自知之明 深恶痛绝 袖手旁观 无可置疑
B组:既……又,不但……而且……
5.综合探究。(4分)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学习效率
学习方式 掌握80﹪以上的 掌握50﹪-80﹪的 掌握50﹪以下的 (1)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12人 28人 10人 (2)班:自己看书做题 11人 30人 9人 (3)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40人 9人 1人 ⑴ 根据上表,请你分析探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你的探究结论。(2分)
⑵ 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2分)
二、阅 读(45分)
(一)(12分)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斗折蛇行(二)(1分)
三思而行 季羡林
“三思而行”,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劝人做事不要鲁莽,要仔细考虑,然后
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宗文子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甚至有人认为三思还不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们的孔圣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这怎么解释呢?究竞谁是谁非呢?
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思之
多”,这在上面已经引过。另一个是文子自己说的,君子无论谋划什么事,开头、中间、结
局都要考虑到。(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不这样理解,
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
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昏,
容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 截一个几何体--.ppt
- 1.3样品的制备与预处理.ppt
- 1.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2.ppt
- 1.3《电场强度》2.ppt
- 1.3复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免费.ppt
- 1.3.1有理数的加法习题课.doc
- 1.3电场线.ppt
- 1.1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1.ppt
- 1.2.1有理数的分类1.ppt
-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doc
-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
- 2011-2012学年高二理科数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doc
- 2011-2012学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要求.doc
- 12.1.2垂直平分线1.doc
- 2011.12学生复习资料.doc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检测试题.doc
-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doc
-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9_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含答案).doc
-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20_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含答案).doc
-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21_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