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光分析-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光分析-1

现代光分析化学 李保新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2 我的联系方式 李保新 研究方向: 分子光谱分析 化学及生物传感器 化学楼-108室 E-mail: libaoxin@snnu.edu.cn * * * * 第一章 概 述 现代光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光分析化学 现代光分析化学 第一章 概 述 一、分析化学 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确定物质在不同状态和演变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和分布的量测科学,是分析化学的分支学科。 考质求数之学,乃格物之大端,而为化学之极致也。 反应与合成 化学学科 分析与表征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one of the major sub disciplines of chemistry which aims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ll matters and to develop tools to elucidate these compositions. Unlike organic and inorganic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bout describing chemical systems instead of creating new chemical systems. Without the current analytical methodologies, instrumentations and techniques, it would have been difficult to describe the intricate details of chemical reactions, develop new synthesis approaches or unravel the rules by which chemical systems operate. Due to its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analytical chemistry draws knowledge from disciplines as diverse as engineering, physics and biology, depending on application areas. Analytical Chemistry p 1765, Vol. 79, No. 5: March 1, 2007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Still the Science of Chemical Measurements Royce W. Murra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 Research Interests Electrochemistry Molecular Design Sensors Nanoparticle Science Analytical Chemistry, Vol. 80, No.15, August 1, 2008 分析化学的作用 对整个科学发展的贡献 从1901~1991年与分析仪器发明发展相关的诺贝尔获奖项目共27项 ----科学技术的眼睛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structure analyse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John B. Fenn USA (1917) ? of prize Koichi Tanaka Japan (1959) ? of prize Kurt Wüthrich Switzerland (1938) 1/2 of priz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村修是首位从水母中分离绿色荧光蛋白的科学家,他发现这种蛋白在紫外线光中呈现亮色。 马丁-查尔菲展示了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各种生物现象的亮光基因标签的价值。 钱永健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作出了贡献,他还将颜色标签扩展至除绿色之外的颜色,以便可以用各种颜色标识不同的蛋白和细胞。 这使它成为生物科学的标签工具。通过使用DNA技术,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将绿色荧光蛋白与其它令人感兴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