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综合找矿预测方法研究——以陕西小秦岭金矿田Q173号矿脉为例.pdf
第 22卷第 2期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V01.22No.2
2016年6月 JOURNALOFGEOMECHANICS Jun.20l6
文章编号:1006-6616 (2016)02-0269.16
构造一蚀变一地球化学综合找矿预测方法研究
— — 以陕西小秦岭金矿 田Q173号矿脉为例
张欢欢 ,白 和 ,王和平 ,文月贵 ,
韩 舫 ,杨优望 ,牟培吉
(1.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队,西安710611;
2.陕西省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3.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运用构造.蚀变.构造叠加晕综合方法对陕西小秦岭金矿 田Q173号矿脉进
行了找矿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Q173号矿脉控矿断裂主要经历了3次构造运
动。成矿早期为压扭性右行剪切变形;成矿期首先经历了右行逆冲为主的脆性张扭
性构造变形.之后又有一组北东向张扭性构造的复合叠加,形成了多金属矿化石英
脉:成矿后期构造活动不明显,主要为一些正断层,未见明显矿化富集叠加。构造
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矿体 向西侧伏。围岩蚀变研究表 明,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组
合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深部 “构造叠加晕”异常特征指示有盲矿体存在。
根据综合找矿预测方法研究成果,提出了Q173号矿脉西段侧伏 区在 1070m标高
以下尚有成矿富集地段的存在,可供工程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小秦岭;构造控矿;围岩蚀变;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秦岭造山带北部的小秦岭地区,是豫陕小秦岭贵金属成矿带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第二大产金地。自印支期秦岭造山带与华北地台全面碰撞 以来,区内发
现了一大批金矿床、矿化点l1]。经不完全统计,区内已发现含金石英脉 1200余条,其中陕
西境 内600余条,累计已探明工业储量400余吨。
前人针对小秦岭金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薛 良伟等 ]认为,小秦岭
地区的含金石英脉受控于挤压性断裂构造,先在张性应力环境下形成韧性剪切带,温度较
高,深度较大,之后由张性状态转变为压性后形成脆性逆冲断层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上,含矿
流体在挤压作用下向这些薄弱部位集中,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床,即构造反转形成金矿床。王
收稿 日期:2015—12.16
基金项 目:中国地质调查局整装勘查区基础地质调查与潜力评价工程子项 目 “陕西小秦岭金矿 田深部及外围金矿整
装勘查区找矿预测与技术应用示范”(12120114014101)
作者简介:张欢欢 (1987.),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小秦岭地区矿产勘查及研究工作。E—mail:zhanghua
@ 126.eom
274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者主要起宏观导矿与储矿作用,而矿体主要赋存于次级韧性剪切带及断裂带中n “]。区内
断裂构造密集发育,以脆韧性断裂构造变形为主。除了两条围限的小河断裂和太要断裂规模
较大外,区内其他断裂构造规模相对较小,且大多数断裂被含金石英脉或辉绿岩脉充填。根
据断裂走向可分为近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4组,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最为发育.
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矿断裂。
断裂构造受背斜控制明显,主要产出在背斜核部及其近核部两翼处.金矿脉则直接受其
中近东西向的压扭性断裂控制。Q173号断裂带根据构造活动性质及其中充填脉体的情况.
可划分出成矿前断裂、成矿期断裂和成矿后断裂 3个期次。
3.1.1.1 成矿前断裂
Q173号矿脉成矿前主要为韧性剪切带,由变余糜棱岩 (绢英质糜棱岩)构成,形成糜
棱岩带。岩石构造变形显著,主要形成于褶皱变质期后的高温地质条件下。韧性剪切带是容
矿断裂的前期基础构造,对矿脉起宏观控制作用,容矿的脆性断裂沿韧性剪切作用形成的糜
棱岩带叠加活动,在成矿期成为控矿构造[1。
成矿前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