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的诊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的诊治.pdf

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4期总第28期 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17.04.115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的诊治 刘 伟,于 飞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山东烟台265500) 摘要: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也称牛双芽焦虫病,该病在热带、亚热带普遍存在,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季节性疾病,因感 染双芽巴贝斯焦虫而发病。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各省,黄牛、水牛及瘤牛等都能感染。该病体温升高可达40~ 41.5℃,呈稽留热,可持续1周;精神沉郁,吃草、反刍减少或废绝;血红蛋白尿,贫血,瘦弱,可视黏膜黄疸;高温时外 周血管采血,可检出红细胞内有双芽焦虫;皮肤常有蜱寄生。现详细阐释该病的流行、症状、病理、鉴别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流行;症状;诊断;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858.23 文献标识码:B 1病原体生活史 肝炎。类似处:体温高(39~40℃或以上),眼结膜黄疸, 食欲、反刍减少或废绝,有前胃弛缓症状,粪便于稀不正常。 双芽巴贝斯焦虫在牛红细胞内以成对出芽生殖法繁殖。 不同处:眼结膜充血、黄染(不苍白),肝区叩诊疼痛,肝肿大 虫体进入蜱体后以何种方式繁殖还未得出结论,但已证实其 时牛在右侧最后肋骨向里可摸到。无传染性,血液不稀,无 在蜱体内经卵传递。我国由微小牛蜱传播。红细胞的同形 血红蛋白尿。 配子体在吸饱血的雌蜱肠管内配合,形成能动的棒状动合 前胃弛缓。类似处:瘤胃蠕动弱,吃草、反刍减少或废 子,通过肠壁到达子宫的卵子内,经过孢子生殖过程形成许 绝。不同处:无传染性,结膜不黄染,血不稀,无血红蛋白尿, 多子孢子进入幼蜱的唾液腺内。幼蜱吸动物血时,子孢子进 红细胞内无焦虫。 入红细胞,开始成对出芽的无性生殖。 6 防治措施 2 流行病学 不在有蜱滋生的山区或丘陵地带放牧,畜舍和家畜活动 微小牛蜱主要寄生于牛,每年繁殖4~5代,每代需时2 场所也需灭蜱。如从有该病流行地区引进牛时,应彻底检查 个月左右。一般情况下2岁以下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 畜体并灭蜱(用灭蜱药喷洒或药浴),以免在牛群中传播。由 轻,易自愈。成年牛发病率低,症状重,死亡率高。当地牛感 无蜱地区引进的牛,应用药物预防,以免暴发急性焦虫病。 染性低,种牛和外地牛感受性高,死亡多。 发现病畜要早治,因病程中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病畜体质 3 临床症状 极易衰竭,多继发前胃弛缓和瓣胃阻塞,所以在治疗时要补 该病的潜伏期为8~15天。①急性:体温40~41℃,呈糖、补液、强心、健胃和疏通胃肠,以加速病畜的康复。 稽留热,可持续1周或更长,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反刍停止, mL、10% 方案一:用黄色素(锥黄素)1%溶液100~200 粪呈棕黄色,贫血明显,有75%红细胞受到破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