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防水材料及其评价
学兔兔
■ 综述与专论 簪 黼 腻 嬲 嘲 … 篓董曩 峨 誊 蛩 誊
绿色防水材料及其评价
朱志远 ,余奕帆 ,曹 良
(1.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8;
2.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8)
摘要: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防水材料是绿色建材的一个方面。本文阐述了绿色防水材料涉及的
各个方面及评价内容,分析了防水材料在产品、标准、规范等方面的绿色化现状与提高绿色化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绿色防水材料;标准;评价
文章编号:1007—497X(2015)一18—0004—06 中图分类号:TU504;TU57 文献标志码:A
Green Waterproofing Material and Its Evaluation
Zhu Zhiyuan ,Yu Yifan ,Cao Liang
(1.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TestCertification Group Suzhou Company,Suzhou,Jiangsu 215008,China;
2.China Building Material Academy Suzhou Waterproof Research Institute,Suzhou,Jiangsu 215008,China)
Abstract:Green building materi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een building,and green waterproofing material is a part of green
building materia1.The article elaborates all aspects and evaluation contents relate to green waterproofing materials,and it
analyzes the greening status of waterproofing materials in terms of product,standard,specification etc.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greening leve1.
Key words:green building;green building material;waterproofing material;standard;evaluation
1概述 其中材料方面重点是绿色建材的广泛使用。2013
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发布了GB/T 50378—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和住建部出台的《绿色
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 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要完成新
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绿色建筑关注整体设计, 建绿色建筑10亿In ,改建6亿In 以上的既有建筑,
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 以此测算,至少可带动2万亿绿色建材消费,这为绿
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 色建材的发展提供了可观的市场需求。
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 所谓绿色建材,就是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
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 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本质更安全、使用
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特点。 更便利,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