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北魏孝文帝改革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⒉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⒊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⒋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小结 2007广东高考3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永兴五年(413),“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2分) 两者的土地分配方式都是有组织的把土地按一定的比例和标准分配给农户使用(均田制) (2)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3分) (任答3点得3分) ① 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 ② 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度 ③ 迁都洛阳 ④ 移风易俗:改穿汉服,用汉姓,说汉语,与汉族通婚 ⑤ 实行汉制:政权机构、礼仪典章一律改行汉制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 ① 溯源(原因)任答2点得2分: 1)主观上,北魏孝文帝等王族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客观上,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 3)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要求北魏孝文帝提出改革,缓和危机。 4)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和促进 ②改革对后世的影响:(影响)任答2点得2分 1)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2)加速了北魏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3)加快了各族民族融合。 4)为隋朝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10年福建卷)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评析】此题考查提取信息知识的调用能力。第一问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答案】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1、忽视了北部边境 2、忽略了军事上的改革 4、后继乏人 3、全盘吸收汉文化 改革的不足之处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3、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 ………. 认识 *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敕勒歌》(北魏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魏晋南北朝(220—589) 南 朝 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北 朝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魏晋:游牧至山西和内蒙古 东晋:建立代国,不久为前秦所灭 386年拓拔珪重建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 439年拓拔焘统 一黄河流域 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北方少数民族 汉族 文化 政治制度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民族 民族比较表 农耕为主 游牧为主 逐水草而居 定居 比较完备 相对落后 先进 相对落后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谢灵运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 会存在着哪几对尖锐矛盾?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政治: 经济: 文化: (1)措施: (2)影响: 畜牧经济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Unit1 learn&do.ppt
- (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Recycle1 Lesson2.ppt
-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Recycle 1.ppt
- (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unit1 Lesson1.ppt
- (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recycle 1.ppt
- (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Unit4 第一课时.ppt
- (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unit4 Lesson1.ppt
- (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Recycle2 Lesson3.ppt
- (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recycle2 Lesson2.ppt
- (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unit4 Lesson4.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