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燃机设计考试要点详解
内燃机设计总论
开发设计组成
答:1、产品开发计划阶段;2、设计实施阶段;3、产品试制检验阶段;
改进与处理阶段。
三化要求
答:1、产品系列化;
零部件通用化;
零件设计标准化。
汽油机的优点
答:1、空气利用率高,升功率高。
零部件强度要求较低,制造成本低。
低温起动性好,加速性好,工作柔和,噪声较小。
升功率高,最高燃烧压力低,机构轻巧,比质量小。
不冒黑烟,颗粒排放少。
柴油机的优点:
燃料经济性好。2、工作可靠,耐久性好。3、通过增压和扩缸,增加攻略。
4、防火安全性好。5、CO和HC的排放比汽油机少。
内燃机评定参数
答:1、强化指标。平均有效压力Pme和活塞平均速度Vm的乘积。
比质量m/Pe。单位:kg/kW。工作过程的强化程度和结构设计的完善程度。
升功率kW/L。发动机工作的完善性。
气缸直径D和汽缸数Z
答:
气缸直径改变之后,除估算功率、转矩外,活塞直径、气门直径、气门最大升
程要重新确定,活塞环要重新选配,曲轴平衡要重新计算,要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和扭振计算,要进行压缩比验算、燃烧室设计、工作过程计算甚至重新设计凸轮型线等。
行程S
答:行程S改变后,在结构上要重新设计曲轴,要重新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
平衡计算、机体高度改变或者曲轴中心移动、压缩比验算与修正、工作过程计算
、曲柄连杆受理机构分析
曲柄连杆中力的关系
答:P33,图2-5
2、多缸机扭矩(动力计算),多缸机曲柄图。合成扭矩计算。
第一主轴颈所受扭矩 M0,1=0
第二主轴颈所受扭矩 M1,2=M1(α)
第三主轴颈所受扭矩 M2,3= M1,2+M1(α+240)
第四主轴颈所受扭矩 M3,4= M2,3+ M1(α+480)
第五主轴颈所受扭矩 M4,5= M3,4+ M1(α+120)
第六主轴颈所受扭矩 M5,6= M4,5+ M1(α+600)
第七主轴颈所受扭矩 M6,7= M5,6+ M1(α+360)
3、中心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
、内燃机的平衡
一、平衡的定义
答:内燃机在稳定的工况运转时,给支撑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
不平衡的危害
答:引起车辆的振动,影响乘员的舒适性、驾驶的平顺性。固定式内燃机的振动,会缩短基础或建筑物的寿命。产生振动噪音、消耗能量、降低机器的总效率。引起紧固连接件的松动或过载、引起相关仪器和设备的异常损坏。
静平衡和动平衡
答:静平衡:旋转惯性力合力=0,质心在旋转轴上。
动平衡:旋转惯性力合力=0,合力矩=0。
平衡分析
1、二冲程四缸机,点火顺序1-3-4-2,试分析旋转惯性力和力矩,第一阶、第二阶往复惯性力和力矩,如不平衡,请采取平衡措施。并指出Mj1max及出现时刻。
答:解:点火间隔角为A==90°
(1)作曲柄图和轴测图。
(2)惯性力分析。显然,一阶和二阶往复惯性力之和都等于零,即FRjI=0,FRjII=0,静平衡。
(3)惯性力分析。根据右手定则向第四拐中心取矩,得到在水平轴上的投影
MjIx=aCcos18°26′。 可以看出,在第一缸曲拐处于上止点前18°26′时,该机有最大一阶往复惯性力,即旋转惯性力矩
(4)平衡措施。采用整体平衡方法,有
解:点火间隔角为A==240°
(1) 作曲柄图和轴测图
三拐曲轴一、二阶曲柄图和轴测图
(2)做惯性力矢量图
一阶惯性力 二阶惯性力 得到 ????
(3)做力矩图
往复惯性力矩图 旋转惯性力图 旋转惯性力矩
采用用整体平衡法
上述过程称为简谐分析,也叫做傅里叶变换。故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扭矩的简谐分析表达式为
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振动分类
外阻尼
内阻尼
假阻尼
五、例题4-1
重点。上次考的。
改变曲轴的固有频率。
目的:消除扭振带来的危害。
提高曲柄刚度:增加主轴颈直径;减小曲柄长度;提高重叠度。
减少转动惯量:采用空心曲柄;降低平衡块质量;降低带轮、飞轮质量。
第五章 配气机构设计
时间断面的定义
答:气门开启断面积与对应时间乘积的积分,即气门开启的通过断面积的“时间断面”,反应气门的通过能力,断面积越大,能力越大。
设置缓冲段的必要性。
答:1)由于气门间隙的存在,使得气门实际开启时刻迟于挺柱动作时刻
2)由于弹簧预紧力的存在,使得机构在一开始要产生压缩弹性变形,等到弹性变形力克服了气门弹簧预紧力之后,气门才能开始运动
3)由于缸内气压力的存在,尤其是排气门,气缸压力的作用与气门弹簧预紧力的作用相同,都是阻止气门开启,使气门迟开。
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得气门的实际开启时刻迟于理论开启时刻,若没有缓冲段,气门的初速度短时间内由零变得很大,有很强的冲击作用。同样,当气门落座时末速度很大,会对气门座产生强烈冲击,气门机构的磨损和噪声加剧。为了补偿气门间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