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岁女童照顾截瘫父亲 当地已安排医院救治
?
?
?
?
山东商报12月22日报道 连日来,一组讲述德州乐陵市黄夹镇三岁女童董心怡悉心照顾高位截瘫父亲董建设的图片,通过论坛、微博等渠道快速流传,网友看后连呼感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孩子真是太坚强。”董心怡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坚强妞”。
?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一个只有三岁的女童,要照顾高位截瘫的爸爸,只怕勉为其难。三岁,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生活的担子,何以会落在她身上?这个家,状况究竟如何?记者昨日赶赴乐陵市黄夹镇进行探访。
?
这是一个极为破旧的农家院落,堆积着两大堆枯败的树叶这是用来代替木柴或煤炭烧水做饭的,董建设就躺在屋子里几块木板搭起的炕上,身上盖着破旧的被褥。
?
说起往事,董建设神情黯淡,声音低沉。2007年7月16日,23岁的董建设骑着摩托车,送四五个月大的女儿去岳母家。当晚7点多,在回家的路上,他连人带车栽倒在一片葱地里……
?
“家境本来不错,但孩子出事后,家就开始变得不像家了。”董建设的父亲董合民对记者叹气说,在砸锅卖铁凑齐了七万多元的治疗费后,家里已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2009年下半年,分居许久的妻子终于和董建设离婚。这几年,董建设绝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生活几乎不能自理,靠导便管大小便。
?
爸爸口渴了吩咐一声
3岁娃就跑来倒水
董合民说,一直到现在,全家还有好几万元的外债没偿还。正因如此,已经50岁的他不得不和老伴长期外出打工,而照顾董建设的担子则落到了董建设87岁的奶奶和只有3岁的心怡身上。
?
身高尚不足一米,言语也不清晰的董心怡对记者的到来并不怯场。在和其他同龄孩子玩耍时,也一样俏皮。但在董建设的病床前,三岁的她却格外听话。在董建设的吩咐下,她熟练地找来尿盆,将董建设导出的尿接走,并且麻利地倒在屋外的茅厕中……
?
董建设说,有时他渴了,喊一声,小心怡就会跑过来,倒水给他,然后出门在不远处玩耍。“心怡现在尝试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端屎端尿、端洗脸水以及煮点方便面供我们爷俩充饥。”看着穿梭在人群中的心怡,董建设表示,他最大的心愿是“争取在女儿上学前,学门手艺,早些独立起来。”
?
会端尿盆帮爸爸接尿
吆喝记者“别跟着我”
见到记者的到来,小心怡甚至有些许的兴奋,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只有自己明白的话,来回穿梭在大人中间。
?
中午吃饭时,她俩手捧起硕大的瓷碗,拿起筷子就把面条扒拉进自己嘴里。有邻居悄悄对记者说:“别人家孩子这么大时,都还要喂饭呢。”在电视台记者的“要求”下,心怡拿起角落里的尿盆,为父亲接走了不多的尿液。看着长枪短炮追着自己去茅厕,她不时回头吆喝着“别跟着我”。随后,她又在父亲的要求下,将电饭锅端到水缸边,拿起茶缸,从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水缸里舀出水倒进锅内,做出一副要做饭的样子……
?
有邻居抱着和心怡差不多大的孩子来了,心怡才露出了一丁点笑模样。
?
继母自诉
儿子的确很可怜
可我并不是恶人
网帖中写道:“妻子的抛弃、父母(继母)的漠视,让这个七尺男儿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对于父亲董建设来说,女儿是他全部的安慰。”在昨天的采访中,董建设的继母付女士一直躲在偏房中不肯露面。当记者来到她面前时,未等开口,她已是泪流满面。
?
“还说什么呢,一千个好,一万个好,现在都没用了。我现在是唯一的恶人了。”长叹一口气,她喃喃自语说:“年轻时没打过工,五十岁了,为了这个家出去打工,却换来这么个结果。”
?
付女士介绍说,为了偿还为董建设治病欠下的外债,她和丈夫董合民不得不以50岁的年龄外出打零工。“什么都干,只要挣钱的活都干。”她告诉记者,她是今年秋季在外帮人刨土豆时,才听到自己“坏话”的。一名同村妇女用奇怪的语气问她:“你们家的馒头是不是都装起来,挂到墙上不给董建设吃?”“一听这话,我当时就觉得头大了!“大家都摸摸良心,要是我真不给他饭吃的话,他瘫痪后还能活到今天吗?”
?
不过当着记者的面,付女士还是说道,甭管咋样,这是一个家,“我是个继母,话不能多说,可董合民终究是他的亲生父亲吧。不管怎么说,我还会继续照顾儿子,照顾这个家。”
?
对话董建设
?
发帖者说
发帖者自称
“压力很大”
昨天下午,记者辗转联系到了最早在百度乐陵吧发帖的网友潘先生。他告诉记者,自己根本没想到这个帖子会“火”,同时他坦言自己的压力很大。
?
潘先生告诉记者,拍摄这组照片纯属偶然。并坦言将来事件的发展“好坏难说”。他表示:“好的可能是董建设的妻子能迫于压力,和董建设破镜重圆,坏的可能则是担心董建设有可能对社会救助产生依赖性。希望事情能朝好的方向发展吧。”
?
对于帖子中所言的“父母对董建设冷漠”一事,潘先生表示,拍摄图片当天,自己没见到董建设父母。“是董建设告诉我说,他的父母不管他的。”
?
记者注意到,也有网友对三岁女儿照顾父亲一事提出了怀疑:“三岁的孩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