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旅游景区形象策划 (一)旅游景区形象策划的依据 1.文脉与旅游景区形象 2.地脉与旅游景区形象 3. 旅游资源本我特质的释放 4.旅游景区与竞争者的比较分析 旅游景区的策划 旅游景区策划的理论基础 旅游景区策划 旅游景区营销 第一节 旅游景区策划的理论基础 一、旅游形象概述 (一)几个专业术语 1.旅游形象(Tourism Image) 2.旅游地形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现阶段,我国学术界有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旅游地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景区形象、旅游产品形象等多种提法。 (二)旅游形象的概念 一般认为,旅游形象(又称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资源、产品、服务等综合因素在游客心目中的整体反应。具体而言,旅游形象可分为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资源形象、旅游服务(产品)形象等。 Mazanec(1994)提出形象变量可归结为3个方面,即主体(Subjects)感知(方面Ⅰ)围绕客体或目的地(Objectives)(方面Ⅱ)的特定属(Attributes)(方面Ⅲ)进行。 李蕾蕾(1999)指出旅游形象概念结构包括主体(人) 杨永德(2007)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包括形象主体、客体及信息媒介三个维度。 二、旅游地形象遮蔽理论 (一)学术史回顾 1.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已有学者开始研究相邻旅游地(景区)的关系问题。如,张凌云(1989)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地竞争的论述,保继刚(1991、1994)对景观类似性较高旅游地竞争的研究,提出了“替代性竞争”概念。 代表性文献: 张凌云.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 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89(1): 40-43. 保继刚,梁飞勇.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竞争分析[J].经济地理, 1991(2): 83-86. 保继刚,彭华.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J].人文地理, 1994(1): 34-36. 2.1993年,旅游地屏蔽的概念正式被提出,用于研究旅游区的相互影响。其中,王衍用(1993)将邻近热点旅游区的旅游区定义为“热影区” 。许春晓(1993)在论述旅游资源非优区时,认为旅游资源之间具有屏蔽现象。 代表性文献: 1.王衍用.孟子故里旅游开发研究[ J].地理学与国土 研究, 1993(2): 50-52. 2.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 J]. 经济地理, 1993(2): 81-84. 3.此后十余年间,国内学者分别提出了与旅游屏蔽较为类似或相关的概念,如旅游形象遮蔽、旅游感知灰度去、资源羡余。(详见表1) 代表性文献: 1.杨振之,陈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 2003(3): 62-67. 2.李国平,叶文.游客感知“灰度区”旅游形象策划探讨[J].人文地理, 2002(4): 34-37. 3.刘睿文.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研究[ J].地理与 地理信息科学, 2006(4): 75-79. 4.李雪松,田里.旅游形象屏蔽机理解析[ J]. 旅游科学,2009(4):26-30. 2.总结 (1)概念比较混淆,有众多提法,如“热影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地屏蔽现象”、“游客感知灰度区”、“阴影区旅游地和投影区旅游地”、“形象遮蔽”、“旅游资源非显优区”、“边缘旅游地”、“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非主流旅游资源”等等。在本课程中,将采用旅游形象遮蔽这一术语。 (2)研究角度单一,多半只考虑旅游地屏蔽。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来看,旅游屏蔽现象是存在于每一要素之中的。 综合定义:旅游形象遮蔽指在构成竞争的一定区域内,不同竞争区域之间由于旅游资源级别、特色,产品品牌效应。 (三)形象遮蔽的表现形式 1.吸引力遮蔽——旅游客体 (1)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级别、品质高、富有特色的景区一般会对其他景区形成“形象遮蔽”。 2.认知遮蔽——旅游主体 (1)旅游者自身的知识积累方式和程度 (2)旅游营销活动对游客对旅游地形象构建的影响 3.利益遮蔽——旅游介体 (1)旅游饭店的选址,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选择; (2)旅行社的线路安排; (3)旅游规划与投资等 图1 旅游遮蔽效应的形成机理 (三)旅游地形象遮蔽的影响 1.对旅游者、旅游经营企业等产生直接的影响; (1)对旅游决策产生影响 (2)对旅行社旅游线路制定产生影响 (3)对旅游景区价格以及营销策略产生影响 补充:旅游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一)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旅游成本是影响游客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游客的旅游成本包含三个方面,消费前成本、消费中成本和消费后成本。 1.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驼乳粉的技术要求.pdf VIP
- 哈工大_理论力学_I(第6版)习题详解.pdf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图象(九大题型)(讲义)(学生版+解析).pdf VIP
- 陶喆出轨道歉会PPT(源文件锐普独家首发)0708.pptx VIP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圆的方程(八大题型)(讲义)(学生版+解析).pdf VIP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求和(九大题型)(练习)(学生版+解析).pdf VIP
- 发酵驼乳粉的技术要求.pdf VIP
- 罗斯蒙特3051C压力变送器校准调试方法.doc VIP
-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docx VIP
- 66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评估与对策.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