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大陆台资医院后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察大陆台资医院后的思考

洞察“鲶鱼”----彭家云考察大陆台资医院后的思考 (2011-07-23 21:21:31) 标签: 厦门长庚医院 考察报告 分类: ? 备注:此文在海峡医界网、医生在线网、名人网等公开发表。? ? ??? 2011年6月10日因工作需要,和集团老总一行人等,一起去了厦门长庚医院、南京明基医院等进行实地考察,可谓感慨万千。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企业管理者们常说的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发展。 ????参观后我反思一个问题:“同样是民营医院,中国内地的民营医院从起步到现在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为何发展到如今还只是量上的复制,而没有太多质上的改变和提升呢?而台资医院在大陆投资为何在短时间内不仅可以赢得患者,而且赢得患者口碑呢?难道他们就不需要赚钱?他们就不需要资本回报?” ???带着这些问题,下面我想从在大陆投资的台资医院,他们的经营理念怎是什么?如何实施?他们的营销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能迅速获得患者的信赖?他们的经营模式和特色是什么?他们对大陆内地民营医院有何借鉴和启示等一系列问题来和大家具体分享! ??? 首先先简单的介绍下,厦门长庚医院的基本情况: ??? 厦门长庚医院是台塑集团与厦门海沧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一家医院,地处海沧新阳工业区北面。医院于 2005 年 5 月获准筹设,总投资约 17.8 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为70公顷。 ??? 在 70 公顷的基地上,医院规划设立现代化的医疗园区,共分为三区:首期综合医疗区 32 公顷,规划 2000 张床位。医院于 2008 年 1 月 15 日获评为三级医院,现开放床位 501 张。提供门、急诊及住院等医疗服务。 ??? 厦门卫生行政部门将该院定为营利性医院,但实际是遵循台湾长庚医院模式,按照非营利性运作,收费按照物价局规定的价格收费(另有对60岁以上老人及辖区内低保户、残疾人的优惠)。开设科目有心脏内科、肾脏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脏外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康复科等。 ??? 走进厦门长庚医院一楼门诊大厅,给人一种耳目一新、截然不同的感觉:宽敞的门诊大厅,整洁明亮的环境,开放式信息自动化的医疗服务……所有的这一切是中国大陆传统医院模式所不具备的。 ??? 这个使我联想起,国内许多投资者大手笔的投资医院,君不见,很多都是拥有豪华的设施,高档的装修,医院就像是酒店,但内在的模式及运做和传统的老套路基本没有区别,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 在参观完厦门长庚医院后,我在思考----长庚医院的模式和它的成功之处。 正式开业3年有余的厦门长庚医院,尽管地处偏僻,远离居民密集居住区域,但厦门的百姓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顾路途遥远、舟车劳顿,而前来长庚医院就医。为什么呢? ??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下这条“鲶鱼”。 ???在正式分析之前,请大家允许我先讲一个《王永庆卖大米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长庚医院的模式有帮助。 ??? 16岁的王永庆在嘉义开了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拣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王永庆更加细心的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可以说,王永庆当初所做的这些细节“小”事,体现在对客户需求的敏锐,对人性的尊重。而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