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糜牍与产植酸酶的条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曲糜牍与产植酸酶的条件

黑曲霉产植酸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摘要:研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黑曲霉液体发酵产植酸酶的影响。以植酸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基组成,起始pH值、温度、接种量、装量、种龄、发酵时间对黑曲霉产植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麸皮 5%,NH4Cl0.13%,MgSO4·7H2O 0.1%,MnSO4·H2O 0.07%, FeSO4·7H2O 0.01%,KCl 0.05%,KH2PO40.01%;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1℃,pH 6.0,接种量14%,种龄72-84h,摇床转速为150r/min,发酵时间6d。在此条件下,植酸酶活力可达43.712U/mL。 关键词:植酸酶;黑曲霉;液体发酵;正交试验 Studies on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producing phytase by Aspergillus niger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liquid fermentation for phytase production by Aspergillus niger . The single factor tests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option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phytase production experiment by liquid-state fermentation with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medium confent were as follows: wheat bran 5%, NH4Cl0.13%, MgSO4·7H2O 0.1%, MnSO4·H2O 0.07%, FeSO4·7H2O 0.01%, KCl 0.05%, KH2PO40.01%;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phytase production were: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31℃, the initial pH6.0, the inoculm 14%, seed age 72-84h, the shake speed 150r/min, the fermentation time 6d. Under those conditions, the phytase activity reached 43.712U/mL. Key words:phytase; Aspergillus niger; liquid fermentati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1 前言 1.1 植酸及植酸酶 植酸(Phytic acid),又称肌醇六磷酸,是植物籽实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在谷物、豆类、油料等作物的籽实中,磷的基本储存形式是植酸磷,其含量高达种子干重的1%~3%,约占植物中总磷的60%~80%。但是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的磷却因单胃动物体内缺乏能分解植酸(六磷酸肌醇)的酶而难以被吸收和利用,其利用率仅在0~40%,从而造成了许多问题。首先,因为饲料中的磷源不能被有效利用,必须在饲料中另外添加无机磷(主要磷酸氢钙)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求;其次,植物性饲料中85%左右的磷没法被单胃动物吸收和利用,从而直接排出体外,粪便中大量的磷使水源和土壤遭受严重污染。再次,植酸磷还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它在动物胃肠道的消化过程中会与多种金属离子以及蛋白质螯合成相应的不溶性复合物,使一些消化酶的作用受到抑制,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利用率下降,降低了动物对以上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第四,目前饲料生产中用于生产磷酸氢钙的原料是磷矿、石灰和硫酸,全球磷矿的资源有限,且生产1t磷酸氢钙成品就要排出约1t以上的废物(磷石膏),大型磷酸氢钙生产企业一天的产量在数百吨以上,每天排出的废物数量更大,企业附近磷石膏堆积成垃圾山,磷石膏容易下滑而成为附近的安全隐患,而硫酸也造成严重的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另一方面,饲料中添加无机磷将造成磷源的浪费,饲料成本增加[1,2]。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自然界存在很多能水解植酸盐的酶类,统称“植酸酶”。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细胞中,在植物中主要存在于谷物和豆科植物的种子和花粉中,而在动物中主要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和血浆以及哺乳动物的小肠内。产植酸酶的微生物有细菌、酵母和真菌等,饲料中使用的植酸酶主要来自真菌,比如黑曲霉(Asp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