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实验动物中心保证动物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措施_0
浅谈实验动物中心保证动物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措施
浅谈实验动物中心保证动物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措施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教学科研对实验动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动物中心日益成为医学院校重要的教学技术平台和课题研究基地。本文旨在探索保证实验动物质量,提高实验动物中心运行效率和教学科研服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实验动物 质量 服务 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46-02
The Measures of Laboratory Animals Center on GuaranteEing the Animals Quality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Level
SU ChangCHEN ShouyunLI YangyouLIU Liang
(Laboratory Animals Center,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637000)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the teaching and reserch demand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has been increasingly high. Therefore, the laboratory animals cent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aching flatform and research base. The measures of laboratory animals center on guaranteeing the animals quality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level of teaching and reaserch we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experimental animals;quality;service;teaching and research
实验动物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课题完成的质量、科研数据的准确性、科研结论的可靠性及研究产品的质量。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对实验动物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验动物中心必须确保实验动物质量,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1 加强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的措施
利用高质量、标准化实验动物和模型,对促进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控制实验动物质量的措施主要包括遗传控制、环境控制、微生物、寄生虫控制、饲养控制等。
1.1遗传控制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结果不能重复现象的产生大都可归结于实验动物的遗传特性不同所导致。因此,必须加强常用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遗传质量控制。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包括两方面:一是有目的地改造和繁育新的具有特定遗传背景的动物。二是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去监测、维持动物的遗传性状。前者是指实验动物的育种,后者是指实验动物的保种及遗传监测。
实验动物中心应根据各类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遗传组成特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封闭群动物的繁殖制度和近交系动物繁殖系统进行保种和生产,加强遗传质量监测,为科学研究提供标准的合格的实验动物。同时也应按照不同研究目的和要求,根据各种实验动物的遗传特性,选择合适品种、品系的实验动物,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1.2 环境控制
实验动物生存环境被严格限制在固定的空间中,温度、湿度、气流、噪声、光照等环境因子不仅可以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以及各种生物学特性,而且会影响其接受实验处理后的反应结果。为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取得精确可靠、反应一致、可重复的实验结果,就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实验动物生产繁育设施以及动物实验设施环境进行控制。实验动物繁殖、生产设施静态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0℃~26, 动物实验设施静态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实验动物室的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动物繁育或动物实验室噪音均应控制在60dB以下,铺垫物应选用吸湿性好、尘埃少、无异味、无毒性 、无油脂、无农药残留与致癌性物质,耐高温消毒的材料。
1.3 微生物、寄生虫控制
实验动物感染微生物和寄生虫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动物实验的结果,从而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甚至会推导出错误的结论。其次,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会造成动物群体的健康素质下降,甚至出现实验动物大批量的死亡,正在进行的科学实验被迫中止。此外,实验动物的疾病,有许多是人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有很多情况是动物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