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鲤鱼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鲤鱼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鲤鱼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加快,大面积养殖鲤鱼越来越多,但是养殖过程中由于片面的追求数量,使得鱼病发生越来越广泛,造成鲤鱼产量、质量以及效益无法达到理想标准。为此,从2010年3月投苗至2011年6月15日开始清塘进行养殖试验,养殖时间大约为450 d,探讨池塘的优质、高产、高效鲤鱼养殖技术,
一般捕获的商品鱼总重量为9 642.3 kg,平均单产达到36 159 kg/hm2。其中鲤鱼总重量为9 251 kg,每尾重量达到1.2 kg左右;鳙鱼总重量为234.5 kg,每尾重量达到1.4 kg左右;白鲢总重量为156.8 kg,每尾重量达到0.7 kg左右,均取得良好的产量与效益。现将鲤鱼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养殖池塘选择
用于养殖鲤鱼的池塘最好是选在电力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其鱼池若是旧池塘,则需要清理淤泥,以使池塘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一般池塘面积约为0.27 hm2,水深为2 m左右;池底需平坦且为砂壤土最好;需要拥有独立的进水排水系统。池塘的水质需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其中池水透明度为25~30 mm,池水的溶氧量控制在6~7 mg/L,pH值为6.5~8.0。
2 鱼苗放养前准备
2.1 清整池塘
在冬季,需要对干池塘进行曝晒,然后清理多余的淤泥,之后用石灰2 300 kg/hm2化浆在全池内进行泼洒,再曝晒15~25 d。一方面可疏松已经板结的淤泥,另一方面可有效挥发有害气体。
2.2 调节水质
在放养鱼苗前4~6 d,需在池塘内注1.5 m的水,然后均匀泼洒光合细菌、液体肥水型氨基酸以及发酵鸡粪(28 t/hm2),以培肥水质,之后再施用芽孢杆菌来保持水色。
3 放养鱼苗
选用鱼苗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养殖的效益。在选择鱼苗时,需尽量选择大小均匀、健壮活泼以及全身无病灶的优良鱼种;另外,所选鱼苗品种最好是当地养殖的品种。对放养量需要根据养殖池塘的容积、水质、养殖水平、计划产量以及当地渔市价格等因素来综合考量[1]。而在放养前需要用3%食盐水对鱼苗进行6 min消毒,以防止将病菌带入池塘。按上述池塘条件,一般可放养10 cm长的鲤鱼种4.5万尾/hm2,另外还可放养15 cm长的鲢、鳙鱼7 500尾/hm2进行搭配养殖。
4 喂养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
4.1 喂养的饲料
若鲤鱼重量<100 g/尾,则可选择粗蛋白质含量>38%的饲料;若鲤鱼重量100~200 g/尾,则需要选择粗蛋白质含量>32%的饲料;若鲤鱼重量>200 g/尾,则需要选择粗蛋白 >28%的饲料。
4.2 喂养的方法
在鱼苗初期,可均匀地向全池泼撒饲料,但随着鱼苗的不断长大,可逐渐使用投饵机进行投喂。在喂养过程中需要灵活掌握鱼体大小、水质、水温、天气情况以及鱼体健康指数等来科学把握投饵量。每次喂养时以让鱼吃到8成饱为宜。
5 日常管理
在养殖行业要做到三分养,七分管,由此可见养殖日常管理的重要性。池塘增氧机的使用需要依据天气情况进行确定,即晴天中午开,阴天早上开,雨天半夜开,若有浮头现象或者天气不好时,需要提前开机,同时延长使用的时间。另外,需坚持巡塘,2次/d。巡塘时主要留意池鱼情况及水质,若发现任何问题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2]。
6 调节池塘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池塘水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与摄食。因此,需要对池塘的水质保持高度的重视。进入夏季,水温升高后需将水位增加至2.5 m。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主要观察鱼类生长与活动是否正常,清除池中杂草或者杂物,另外需定期向池中注入新水,以保持池水的水质。当进入高温季节时(810月),每天需要使用增氧机增氧,以防止泛塘;另外需注入新水,每次间隔8~12 d。池塘的水深保持在2.5 m为宜。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每间隔25 d向池内泼洒微生态制剂,以此净化池塘水质。
7 病害防治
在养殖的前期主要是采用中草药进行防治。养殖中后期则可间隔16~24 d杀虫、消毒1次。每间隔16 d需投喂含有三黄粉(黄芩、大黄、黄柏比例以25∶3为宜)的药料,需连续喂养3 d(2次/d),在每10 kg的饵料中需要添加0.4 kg食盐以及1 kg三黄粉,这样可有效预防病毒性或者细菌性鱼病[3-4]。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1.pdf VIP
- 課程设计---四工位机床.doc VIP
- YAESU 八重洲 FT-8900R 四频段FM车载台 说明书.pdf VIP
-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HG_T 4196-2011 化学试剂 十水合碳酸钠(碳酸钠).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齐白石徐悲鸿备课岭南版.ppt VIP
- (高清版)DB32∕T 1702-2010 电力用户变电所运行规程 .pdf VIP
- 服装造型点线面.pptx VIP
- 十一自然资源配置.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