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说明张秀荣.ppt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说明张秀荣.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说明张秀荣创新

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课程说明 张秀荣 2012年9月 张秀荣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QQ:1557516060 E-mail: zhxiur@ Telbusiness address:教四楼3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一、《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 二、《课程》的基本框架及考试说明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一、《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一、《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 目标定位: 1. 该课程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教学体系,体现出“步步高”的特点: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一、《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 目标定位: ——本科生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成果; ——硕士生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分析当代“中国发展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博士生课程主要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和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目标定位: 2.教社科〔2010〕2号文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基本要求是: “主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要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帮助博士生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目标定位: 3、《大纲》强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博士生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理想信念问题: 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来分析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在对现实的把握中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当代价值; 二是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及时了解其他学科的最新发展,丰富知识储备,增强跨学科意识,全面增强当代优秀青年的才干和能力,培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三是着眼于学生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和世界体系中把握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使学生进一步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主要特点: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2、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 4、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共包括九讲: 导 论 第一讲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 第三讲 当代社会建设 第四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第五讲 当代社会思潮 第六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第七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八讲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基本框架:划分三个板块 一是导论,这是大纲的灵魂,系统介绍了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应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为大纲关于当代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分析确定了基本的定位和视域; 二是第2-6讲,是对当代人类社会主要问题的基本分析,主要是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社会思潮、科技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影响和制约世界和中国发展的主要层面; 三是第7-8讲,是关于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光辉前景。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本课程的教学及成绩说明: 1.全课程分专题进行讲座,共由5位老师完成。 2.成绩采取平时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给予。 3.平时成绩占70%,期末占30% 4.考核形式:由每位老师进行一次测评,成绩分别是20分或者10分;期末进行一次集中测试,开卷考试,成绩为30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