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汉人的文学分类观
第 卷第 期 肇 庆 学 院 学 报
! # $%’! (%’#
!))! 年 月
*! + ,-.(/0 ,1 23/,45(6 -(5$7.859: ;=’ !))!
试论汉人的文学分类观
安小兰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
摘 要:文章对扬雄、班固等人的文学分类观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共同的特点是依据作品所含政教意义的大
小、多少或有无分类,而不是像后世人和现代人一样根据作品的题材、形式、风格等其他标准分类,这表现出儒家
诗学对汉代文学分类观念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政教文学观 ;诗赋同类 ;诗人之赋; 辞人之赋; 贤人失志之赋 ;润色鸿业之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5!)A’!! B *))@?CCD !))! )#))!)#
!
汉代初年,《诗》被确立为 《诗经》,完成了其经典化过程 ,其主要特征是:在 《毛诗序》所提出
的情志说、美刺说及六义说等纲领的统帅下,《诗》被灌注了大量的政教伦理观念,从而成为 “经
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典范之作。其所确立的以政教为中心的儒家诗学规范
遂成为汉代文学的正统观念,对汉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谈到这种影响时,学术界多将注
意力集中在政教观念对于汉代文学创作、赋学、楚辞学等的影响,而较少论及其他方面。笔者认
为,政教观念作为一种基本的思想背景,对汉代文学的影响是渗透在方方面面的。本文 目的,意
在就其中一种现象,即政教文学观念对于汉代文学分类观的影响进行一点探究。
一、诗赋同类观
首先我们看一下汉人对于诗赋分类的看法。班固在 《汉书·艺文志》中将诗与赋进行了明确
区分。考索 《汉书·艺文志》的本意,原在记载当时所有见诸文字的文化创造成果,其 “诗赋略”则
有我们今天所言的 “文学”的偏向,代表了当时人对富有文学性的人类精神产品的朦胧的分类见
解。显然,班固是根据入乐与否来区分当时的文学样式的,在他的眼里,“文学”约有两类,即诗与
赋,诗入乐而赋不入乐,凡不入乐者皆可称之为赋。这一点,我们只要读一下 《汉书·艺文志》序及
其所著录内容篇目即可了然。《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序》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对赋的认识,以为
“不歌而诵谓之赋”,强调赋的不入乐性质,第二部分谈乐府的设置及职能,结合所列篇 目考察,
班固所言其实指的是 “歌诗”,也就是那些配以音乐歌唱的诗,即乐府诗。所以这里的歌诗与我们
下文所要讨论的 《诗经》之诗是两个概念,有必要先加以澄清。因此,班固虽然在此处对诗赋进行
了区别,但与其诗赋同类观中所说的 “诗”不是一回事。汉人所说的诗是特指 《诗经》的。
班固在 《两都赋序》中提出了诗赋同类的观点:“赋者,古诗之流也。”此处之诗即指的是
《诗》,更确切地说,是指已被经典化了的 《诗经》。乍看上去,这句话很难理解。对现代人来说,
《诗》与赋之区别,明明有在,不言自喻。的确,从体制上看,赋与 《诗》根本没有近似之处。即使我
们承认在 《诗》里有一些比较铺陈的诗篇,像 《七月》、《生民》等,但诗与赋的不同也是不容否认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安小兰 ( ),女,陕西西安人,中央财经大学讲师、博士。
*@##
!
岁
的。正如前人所说:“《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不及 《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 博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