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基础工程详解
第三章 基础工程 §3.1 工程地质勘察 地基:地基是承受结构物荷载的地层。如岩石、砂土、粘土等。 §3.1 工程地质勘察 基础的作用:将结构物上的荷载均匀、分散到地层,减少地基单位面积的作用力,或将上部结构物的荷载传递到承载能力优良的地质层。 基础工程的特点:由于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与勘察手段都无法准确全面的了解地层结构和地质性质,因而,基础结构设计计算相对比较保守、不确定因素较多,施工中更改设计的情况无处不再,需要采用“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3.1 工程地质勘察 1 测绘的分类 (1) 按方法分类:绳或尺丈量、仪器测量(水平仪、经纬仪、全站仪等)、飞机航空遥感测绘(图3.3)以及卫星航天遥感测绘等。 §3.1 工程地质勘察 (2) 按目的分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高程测量、面积测量等。 (3) 按位置分类(图3.2):海上勘察、水上勘察、溶洞勘察、软土勘察。 §3.1 工程地质勘察 (4) 按工程分类:建筑工程勘察、道路工程勘察、桥梁工程勘察、隧道工程勘察、港航工程勘察、水电工程勘察等。 §3.1 工程地质勘察 2 测绘原则:测绘工作应当粗细结合、精确与近似相结合、比如测量高程要求精确、测量地形地貌则要求合理,桥梁工程测量要求细、公路工程土石方测量就可以粗 §3.1 工程地质勘察 1 勘探方法:工程地质勘探主要有坑探(图3.4)、槽探、钻探(图3.5)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3.1 工程地质勘察 2 使用情况:坑探与槽探通常适用于基础埋深浅、建筑物等级低的工程建设,钻探则适用于各种基础和建筑物。 3 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由于不同的地层地质结构在密度、导电性、磁性等物理参数存在差异,进而引起物理场发生变化,根据测量物理场的变化来推测地质结构与性质。 §3.1 工程地质勘察 §3.1 工程地质勘察 §3.1 工程地质勘察 7 地基受力特点 (1) 建筑工程:多层建筑物与工业厂房的地基是以受压为主、稳定问题不突出,因而采用条形基础或扩大基础就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但是,高层建筑不仅竖向荷载大,而且水平的横向荷载也非常巨大,往往起控制作用,此时,必须用桩基等深基础才能够满足要求。 (2) 交通工程:公路工程重在线方面的勘察,桥梁工程则重在点的勘察,隧道工程勘察既重视线勘察也重视点勘察,线勘察包括隧道位置与方案比较勘察,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勘察则是点勘察的重点工作。 §3.2 基础 1 浅基础的定义:浅基础又称扩大基础,通常基础埋深小于5.0m的柱基或墙基与埋深大于5.0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箱形基础。 §3.2 基础 §3.2 基础 2 分类:按构造分为用于柱的单独基础、用于墙的条形基础、用于软基的整体箱形基础 §3.2 基础 2 分类(续):按构造分为用于软基的整体基础(筏板、箱形、带形和十字形基础)和满足特殊要求的基础,如拥有减震作用薄壳基础。 §3.2 基础 1 深基础的定义:基础埋深大于5.0m或大于基础宽度的箱形基础。 2 分类:分为桩基、沉井或沉箱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 §3.2 基础 3 桩基:按构造可分为实心与空心桩、圆形与方形桩,按材料分为木桩、砂桩、碎石桩、混凝土桩、钢筋砼桩、预应力砼桩和钢桩,按制作方式分为预制桩与现浇桩,按施工分为挖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捶击桩,按受力分为端承桩与摩擦桩。 §3.2 基础 4 桩基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软基或覆盖层较厚的地基、水平荷载较大、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基础。 §3.2 基础 1 沉井与沉箱的区别:在构造上后者有底板而前者没有,排水方法也存在差异,前者是用抽水机抽水,后者则是采用压缩气体排水 §3.2 基础 2 沉井的形状与施工:沉井的断面形状如图3.19所示。施工程序可分为就位、抽水、挖泥土、下沉、封底、盖顶(预制或现浇) §3.2 基础 3 特点:沉井在施工过程中是挡水围堰、营运时是承重结构,结构刚度大、可以埋置在很深的地基上,稳定性好、承载能力高。 §3.3 不均匀沉降 1 定义:当同一结构基底的相邻地基所产生的沉降量的差值过大时。 2 危害:不均匀沉降会引发建筑物倾斜或倒塌破坏,使结构内力发生变化,诱发裂缝产生或构件断裂等。 §3.3 不均匀沉降 3 产生的原因:基础承重不均、埋置深度各异或地基差别过大等。 §3.3 不均匀沉降 4 防治措施(P46):均匀分布荷载、合理设置沉降缝、加大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采用恰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 §3.4 地基处理 1 处理对象:软土地基与特殊土质地基,前者主要是含水量高的土质,后者膨胀土、冻土等。 2 地基处理方法:工程技术人员通过长期实践,发明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3.4 地基处理 3 冻土处理:传统的处理方法是用优质土置换冻融软土并压实,这种方法处理局部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