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历史(人民版)第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2015届高三历史(人民版)第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历史(人民版)第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包盐赚几厘钱,积少成多累万千。若是客帮无倒账,盐行生意是神仙。”“楚人嫁女利为罗,不管新郎鬓发皤。要戴金珠穿锦绣,更无妯娌与公婆。”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价值取向是(  ) A.经营商业重在积累 B.趋利的共同社会心理 C.婚嫁索要彩礼之风盛行 D.女性争相嫁给富裕商人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对比问题的能力。前一则材料反映了盐商的趋利心理,后一则材料反映了婚俗中注重金钱的趋利心态。 答案:B 2.“女学最盛者,其国也最强……女学衰,母教失,愚民多,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材料反映了维新派人士(  ) A.强调妇女解放与国家强盛密切相关 B.宣传外国教会的民主思想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反对清政府的愚民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习俗的变迁,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等信息。维新派人士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倡导男女平等,将形体解放与思想解放视为争取女权的基础,强调妇女解放与国家强盛密切相关。 答案:A 3.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8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 A.信息速递功能 B.娱乐教化价值 C.政府喉舌功能 D.商业广告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大众传媒的变迁,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信息可知,《遐迩贯珍》月刊认为,西方商家借报纸向大众宣传其货物,从中获利,中国如果能仿效,也能够从中受益。可见,材料信息说明报纸具有商业广告价值。 答案:D 4.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交通近代化发展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反映了近代交通规则在上海公共租界的逐步确立。 答案:D 5.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 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 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大公报》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宗教、经济等方面的信息,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6.《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工具的进步,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骑自行车成为时髦男女对时尚的一种追求,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C符合题意。 答案:C 7.近代一些道学之士在讽刺某些“僭越之人”时说,“体制之不谙,礼节之不闻……更不知冠裳为何物,妄人妄服,求欲列于缙绅之间”。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 B.盲目崇洋,讲究虚荣 C.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D.顽固势力对等级秩序极力维护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观念、习俗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道学之士”指的是顽固势力,通过他们的讥讽可得出A、C、D中的结论,而B项则体现不出。 答案:B 8.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  ) 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B.国家贫穷落后 C.“左”倾思想盛行 D.当时的世界时尚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物质和习俗的变迁,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信息“20世纪6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及所学知识可知,60年代由于受政治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答案:C 9.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