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高州七中2010届高三19周周考(文综)
广东省高州七中2010届高三19周周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8页,共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在指定的位置填写好姓名、班级、试室号、试室座位号;
(2)第一卷是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35小题,共14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第二卷是非选择题,6小题,共16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相应的答题卷中;
(3)只能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第一卷 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1—3题。
1.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1954年 B.1960年 C.1963年 D.1995年
2.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明显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的发展 B.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死亡率上升 D.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3.从图中“三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接近: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4.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如图2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5~6题。
5.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6.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材料一:河北省举办的“走向辉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大型展览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河北省因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展开而少生3400万人,节省社会抚养费1.15万亿元。
材料二:总人口抚养比:被抚养(赡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图3示意河北省不同年份的总人口抚养比。
材料三:“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总人口抚养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未来10年,是河北省利用“人口红利”的重要时期和挖掘经济增长源的战略机遇期。
7.未来10年,是河北省利用“人口红利”的重要时期和挖掘经济增长源的战略机遇期。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10年之后,青少年人口的比重增加,社会负担将有所加重
B.10年之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会持续降低
C. 未来10年,是人口出生数量持续降低的时期
D. 未来10年,是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时期
8.关于河北省:“总人口抚养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A. 1982—2006年,“总人口抚养比”有明显的下降
B. 2006年的“总人口抚养比”是1982年和2000年之差
C. “总人口抚养比”下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
D.从长远看,“总人口抚养比”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
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9-11题。
9.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正圆形,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10.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
式超市,最好选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1.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水稻种植 ③新疆哈密盆地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乳畜业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1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13、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