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docVIP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doc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摘要 介绍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症状、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控技术,以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发生症状;发病条件;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39-02   冬油菜是井冈山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农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油菜病虫害尤其是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逐年加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导致油菜产量不高,品质下降,成为油菜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油菜菌核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尤以长江流域最为严重,发病率为10%~80%,造成产量损失10%~70%,有的甚至绝收,其寄主有大豆、花生、向日葵及多种蔬菜等[1-5]。   1 发生症状   油菜苗期及成株期均可遭受菌核病的危害,一般以开花期以后发病最重,轻病株提早枯熟或部分枯死,种子不饱满,含油率和产量降低,重病株全株枯死,在油菜倒伏的情况下,该病害发生尤其严重。不同阶段的发生症状有所不同:一是苗期发病。有红褐色斑点着生于根颈和叶柄上,后逐渐变成白色,病变组织腐烂变软,病部形成黑色菌核,有白色菌丝;二是成株期发病。不同部位感病其症状有所不同:①叶片发病。起初在植株下部的衰老叶片上生有暗青色水渍状斑块,后逐渐扩展成灰褐色或黄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有同心轮纹,外缘有黄色晕圈,当外界湿度小时,病斑破裂穿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导致全叶腐烂;②茎部发病。初在主茎中下部现水渍状病斑,病斑绕茎,浅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略凹陷,边缘褐色,中部白色。病害严重时,有絮状菌丝长满病茎,故而被称为霉杆、白杆等,剥开已经干枯或提早枯熟的植株,可见维管束外露,茎髓被蚀空,有黑色鼠屎状菌核在茎内形成;③花瓣发病。花瓣易感病,产生水渍状斑,易脱落。潮湿时,病花瓣迅速腐烂;④角果发病。有不规则白色病斑形成,种子表面粗糙,灰白色无光泽,干瘪,有鼠粪状菌核在角果上形成[6-7]。   2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油菜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物为核盘菌,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病菌以菌核在土壤、种子或病残体上寄生、越夏、越冬。当年10—12月,如果土壤湿度较大,少数菌核可以直接萌发,生出菌丝侵染油菜幼苗,并在幼苗内越冬,形成第1次发病高峰;次年2—4月,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雨水的增多,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其释放出大量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子囊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可直接从植株表皮细胞间隙、花瓣、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形成第2次发病高峰。田间传播主要靠子囊孢子大量侵染花瓣,感病花瓣大量脱落到叶片上从而引起叶片发病;叶片病瓣扩展蔓延至茎上或病叶腐烂后粘附在茎上,从而引起茎杆发病。另外,已发病的茎杆、枝叶与无病的茎杆、枝叶接触也会引起病害的再侵染[8]。   3 发病条件   菌核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越冬菌核的数量、2—4月(特别是油菜开花期间)的气候条件、油菜盛花期与子囊盘盛发期的吻合程度以及栽培条件、品种抗、耐病性等因素。   3.1 越冬菌核的数量   越冬菌核是病害的初侵染源。越冬的菌核数量多,发病就重。菌核在土壤中的存活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锐减,在高湿、长期泡水的田中死亡更快。一般在潮湿土壤中菌核能存活1年,干燥土壤中可存活3年。此外,合理的轮作及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等,能减少土壤中菌核的数量,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3.2 气候条件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相对湿度、降雨量、气温、雨日数、日照和风速等气象因子息息相关,其中以降雨和湿度对其影响最大。油菜花期如果旬降雨量超过50 mm,则发病较重,如果同时气温较高,则发病更重。   3.3 栽培条件   播种期和施肥水平及田间管理等也影响病害发生。冬油菜区早播油菜发病重于晚播油菜,其主要原因是早播油菜开花早、长势好。但如果早春油菜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密、遭受冻害、长势差则有可能发病较重。此外,连作地或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地块易发病[9-10]。   3.4 品种   油菜类型间和品种间感病性差异很大。一般白菜型比甘蓝型油菜发病重。分枝部位高、结构紧凑、茎杆紫色、坚硬、蜡粉多的品种较感病。开花期错开了子囊孢子发生期的品种,发病就轻。   4 综合防控技术   4.1 农业防治   4.1.1 轮作换茬。实行稻油轮作,因为菌核在水稻田中浸泡1~2个月后就会腐烂;旱地油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可减少菌源。   4.1.2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抗病。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杂交、高产、抗倒、耐渍良种,目前主推油菜品种有中双9号、湘杂油6号、丰油701等品种。   4.1.3 选好苗床,整好大田地。苗床应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