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听听那冷雨》活动单
主备:徐丽娟 高蓓蓓 审核:蔡成兵 尤红春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体会文的意境?? 2、通过朗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他终于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文化的“多妻主义者”。余光中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了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之情,这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同样表达了流落台湾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提示:文中有明显的过渡段 第8节(生齐读))
板书:古大陆
日式瓦屋
作者写这两个地方的雨,从音乐美的角度用了比喻来形容,分别是什么?
板书:古老的音乐
回忆的音乐
在古大陆、日式瓦屋听雨给作者的感受是否一样?
(带着着个问题回到第五小节,师范读或者请学生读)
板书:凄凉、凄清、凄楚
凄楚、凄迷(多了一层怀乡之痛)。
这种凄凉、凄清、凄楚、凄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这里余光中先生化用了蒋捷的听雨词来诠释他不同人生阶段听雨的不同体悟。
对照朗读《虞美人》:
A.在这里余光中先生化用了蒋捷词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听雨的感受,看一看这段文字中描写了几幅图景?
三幅
B.哪三幅?
少年听雨,中年听雨,白头听雨。
C.从这三幅图景中又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之音呢?
请学生分析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人生呢?
少年听雨 红绣楼头醉卧酒,残烛剪影下奋笔,风流潇洒,少年不识愁滋味。
中年听雨 一个“客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是断肠人在天涯、漂泊异乡的沧桑,是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白头听雨 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大陆与台湾的分离,那种摧心折骨家与国,几回回梦里回大陆的内心苦楚自不待言。
作者在这一段的最后说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窗外在喊谁?是谁在喊?
故乡在喊漂泊在外的游子。
(齐读第五节)
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余光中不光在蒋捷的词里听雨,还在王禹称的竹
楼里听雨,在古大陆的瓦屋里听雨,那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在诗人眼
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引起了诗人极大的雅兴,那轻轻重重轻轻的敲击乐听起来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