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1.总体设计2.教材编写3.课堂教学4.语言测试 第一节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的定义 根据“三大规律”,全面分析各项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的对象、目标、内容、原则、途径以及对教师的分工和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协调行动。 二、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1.明确教学类型 2.分析教学对象 3.确定教学目的和目标 4.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5.确定教学原则 6.规定教学途径 7.明确教师职责 教学类型 教学期限:长期班、短期班 是否为学历教育:学历班(专科、本科、 研究生)、非学历班 (预备教育、语言培训) 学习目的:旅游汉语、医药汉语、商务汉 语等 教学对象的特征 1.自然特征(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 语言及文化背景) 2.学习目的(受教育、职业工具、职业、学 术、临时) 3.学习起点 4.学习时限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P296) 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增强汉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 3.掌握汉语的文化音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 使用汉语范围——在什么领域和范围内使用汉语 目的语水平 (老HSK等级) (新HSK等级) 初级(1-3级) HSK(一级) HSK(二级) 中级(4-8级) HSK(三级) HSK(四级) 高级(9-11级) HSK(五级) HSK(六级) 教学内容和范围 语言要素 (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言语技能 (汉语听、说、读、写) 言语交际技能 (汉语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策略) 相关文化知识 (汉语中的文化因素、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吕必松) 1.处理好语言要素、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关系 2.选择好言语技能训练的方式 3.选择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方式 4.处理好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 5.处理好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6.处理好目的语和媒介语的关系 7.处理好语言要素和文化知识的关系 8.处理好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刘珣P305 )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5)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刘珣)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8)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教学途径 划分教学阶段(初级、中级、高级) 进行课程设计——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1)汉语技能课(综合技能课、专项技能课) (2)汉语言知识课(语音、词汇、语法、汉字)(3)中国文化知识课(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文化知识) 教学途径 制定教学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全面指导某专业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主要内容是课程设置。 制定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责 明确总体设计的精神,把握教学全局,明了自身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能够比较到位地把握教师、学生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教材编写与选择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一、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实用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趣味性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