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墩基础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挖孔墩基础方案课件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施工准备 3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3 2.2作业条件: 4 三、操作工艺 4 四、质量标准 9 4.1??保证项目: 9 4.2??基本项目: 9 4.3??允许偏差项目 10 五、成品保护 10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1 九、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8 十、质量记录 20 十一、墩孔塌孔应急预案 20 11.1 目的 20 11.2 适用范围 20 11.3 相关文件 20 11.4 工程概况、危险目标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21 11.5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机构、职责 21 11.6 救援专业队伍的分工 22 11.7 对内外的交流 22 11.8 应急设备 23 11.9 伤害人员的抢救措施 23 11.10 有关规定 24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 1、地下室平面尺寸为189.7m*139.9m,地下室层数为两层,负二层结构层高3.85m,负一层结构层高5.7m。 2、A1#平面尺寸为80.25m*107.5m,一层层高5.7m,二层层高5.5m,三层层高11.05m,建筑总高度22.3m。 3、A2#平面尺寸为100.55m*107.5m,一层层高5.7m,二层层高5.5m,三层层高5.15m,建筑总高度16.4m。 4、A3#平面尺寸为58.22m*14.60m,裙房部分层高同A1#,标准层层高为2.95m,建筑总高度99.8m,属A类高度高层建筑。 5、A4#平面尺寸为58.22m*14.60m,裙房部分层高同A2#,标准层层高为2.95m,建筑总高度99.85m,属A类高度高层建筑。 人工挖孔墩位于A4#楼B2~B5/CA~AA区域。根据本工程基础勘察报告并结合现场实际试挖情况,基础持力层(强风化粉砂泥质岩)深度在2.5~5m左右,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墩径φ1000圆形(扩底墩)人工挖孔墩加钢筋混凝土支护体系。进入持力层≥500mm,墩身采用C35级混凝土。基础等级:甲级 1.2地质概况 1.2.1根据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马山工业园旧城改造一期(A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内地层按其成因、结构特征及强度自上而下共分为6层,上层滞水水位0.5m~2.6m(18.23~21.69m)各岩土层的地质时代及成因类型、顶板埋深、顶板标高、厚度、空间分布、岩土特征、工程性质详见下表: 地层编号 地层 名称 地 层 成 因 顶板埋 深 地 层 厚 度 层顶标 高 颜色 状态 压缩性 包含无及特征 分布情况 ① 杂填土 Qml 0.00 0.50 ~ 6.60 19.21 ~ 23.81 杂色 松散 高 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土层结构松散、性质不均匀,为新近回填土。 局部缺失 ②-1 粉质粘土 Q4al 0.50 ~ 6.60 0.70 ~ 5.40 14.37 ~ 20.11 黄褐 灰褐 可塑 中 土质较均,含少量黑色铁锰质氧化物,干强度中等。 局 部 缺 失 ②-2 淤泥质粘土 Q4al 1.20 ~ 8.50 1.60 ~ 4.30 14.04 ~ 19.68 灰褐色 软塑 高 土质较均,含少量黑色腐殖质壳,手搓可成条。 局 部 分 布 ②-3 含角砾粉质粘土 Q3el+dl 0.00 ~ 10.50 0.70 ~ 6.00 11.74 ~ 20.52 黄褐色 硬塑 中 土质不均,局部偏可塑,含20%~35%泥岩或石英砂岩角砾,局部富集。 局 部 分 布 ③-1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S2f 0.00 ~ 13.50 最大揭露厚度 50.5m 7.78 ~ 24.01 青灰色 强风化 低 粉砂-泥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全 场 分 布 ③-2 中风化粉砂质泥岩 S2f 2.50 ~ 45.50 未揭穿 -22.8 ~ 22.58 青灰色 中风化 不可压缩 粉砂-泥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全 场 分 布 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场地土层主要为杂填土、粉质粘土、。根据勘察经验场地土fak大于150kPa。所示。 3.1.11先拆除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如往下孔径缩小,应配备小块模板进行调整。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0mm的混凝土浇筑口,接口处应捣固密实。拆模后用混凝土或砌砖堵严,水泥砂浆抹平,拆模强度达到1MPa。 3.1.12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混凝土用串桶送来,人工浇筑,人工插捣密实。混凝土可由实际情况是否确定掺入早强剂,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 3.1.13检查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墩孔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测。 3.1.14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