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工程施工课件1

一、地面排水 排除地面水(包括雨水、施工用水、生活污水等)常采用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截水沟或筑土堤等办法,并尽量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或将临时性排水设施与永久性设施相结合使用。 二、集水井排水或降水 集水井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并在基坑边角处设置集水井。将水汇入集水井内,用水泵抽走(图1—18)。这种方法可用于基坑排水,也可用于降水。 1.排水沟的设置 排水沟底宽应不少于0.2~0.3m,沟底设有0.2%~0.5%的纵坡, 在开挖阶段,排水沟深度应始终保持比挖土面低0.4~0.5m。 2.集水井的设置 间距:应根据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确定,一般为20~40m, 井深:集水井在基坑开挖过程比开挖面低0.7~1.0m,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比坑底低1~2m. 3.水泵性能与选用 (1)离心泵 泵体是由泵壳、泵轴及叶轮等主要部件组成,其管路系统包括滤网与底阀、吸水管及出水管等 (2)潜水泵 潜水泵是由立式水泵与电动机组合而成,工作时完全浸在水中。 水泵装在电动机上端,叶轮可制成离心式或螺旋桨式;电动机设有密封装置。 4、集水井排水特点 设备简单、排水方便,费用较低。 适于粗粒土层和渗流量小的黏土层 细砂或粉砂土层易发生塌方或流砂 地下水位较高的黏土层易发生坑底隆起 适于降水深的较浅的情况,一般不超过5m。 三、流砂及其防治 1.流砂发生的原因 动水压力是流砂发生的重要条件。流动中的地下水对土颗粒产生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其性质通过图1—20所示的试验说明。 由上式可知,动水压GD与水力坡度I成正比,水位差越大,动水压力越大,而渗透路程越长,动水压力越小。 产生流砂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而且动水压力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与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土不仅受水的浮力,而且受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流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 2.流砂的防治 流砂防治的主要途径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或改变其方向。具体措施为: (1)抢挖法 (2)水下挖土法 (3)打钢板桩或作地下连续墙法 (4)在枯水季节开挖 (5)井点降水法 四、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标高以下,并保持至回填完成或地下结构有足够的抗浮能力为止。 常用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和电渗井点等。 (一)轻型井点 1.轻型井点设备 轻型井点设备是由管路系统和抽水设备组成。管路系统包括:井点管(由井管和滤管连接而成)、弯联管及总管等。 2.轻型井点布置 1)平面布置 井管的埋置深度HA,可按下式计算: HA≥H1十h十iL (m) 式中 H1——总管平台面至 基坑底面的距离(m); h——基坑中心线底面至降 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 一般取0.5~1.0m; i——水力坡度,根据实测: 环形井点为1/10,单排线状井点为1/4; L——基坑中心到井点的距离。 3)涌水量计算 ①无压完整涌水量 (1)无承压完整井 式中 K——渗透系数(m/d),应由实验测定,表1-12仅供参考; H——含水层厚度(m); S——水位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取: x0——环形井点的假想半径(m): F——基坑周围井点管所包围的面积(m2)。 ②无压非完整井涌水量 ③承压完整井涌水量 承压完整井环形井点涌水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 M——承压含水层厚度(m); K、R、x0、S——与公式(1-22)相同。 : (3) 确定井点管数量与井距 ①单井最大出水量 单井的最大出水量q,主要取决于土的渗透系数、滤管的构造与尺寸,按下式确定: 式中 d——滤管直径(m); l——滤管长度(m); K——渗透系数(m/d)。 ②最少井数 井点管的最少根数nmin,按下式计算: 式中 1.1——备用系数,考虑井点管堵塞等因素。其它符号同前。 ③最大井距 式中 L——总管长度(m); 确定井点管间距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井距过小时,彼此干扰大,影响出水量,因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