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汉代文学(二).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汉代文学(二) 《史记》专题辅导 一、 司马迁生平与著述 (一)作者简介(重点)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生于公元前145年,卒年不详。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他的不朽巨著《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巨大的历史著作,而且也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认识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地位,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辅导教师:王旭民 2004-10-23 史 家 之 绝 唱   无 韵 之《离骚》   鲁 迅 目 录 一、司马迁生平与著述 二、《史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三、简析《项羽本纪》 一、司马迁生平与著述 (一)、作者简述 (二)与写作《史记》有关的生平事迹 (1)家世熏陶 秉承父命 (2)三次漫游 奠定基础 (3)李陵之变 发愤著书 (三)其它重要著述 (1)《报任安书》 (2)《悲士不遇赋》 上级目录 退出 二、《史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一)《史记》的编排体例 (二)创作目的 (三)《史记》的思想内容 (四)艺术成就 上级目录 退出 三、简析《项羽本纪》 故事内容 项羽形象 写作特点 上级目录 退出 上级目录 退出 (二)与写作《史记》有关的生平事迹 1、家世熏陶,秉承父命。 司马迁的先代“世典周史”,都是周代的史官。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学识渊博,通晓诸子百家,精熟天文历法。司马迁幼年随父学习,十岁从董仲舒治《春秋》,从孔安国习《尚书》,学识大进。 父亲曾想利用任太史公的便利,修著一部“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但未能如愿,临死前,把这一未实现的学术理想交给了司马迁。三年后,司马迁继父职为太史令,即着手做写《史记》的准备。可见,司马迁的学术思想、事业理想都与他的家世及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退出 上级目录 2、三次出游,奠定基础。 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仅与他博览群书、整理过大量历史文献有关,而且与他漫游祖国各地,广泛地访问遗闻旧事,考察各地社会状况和了解风土人情密切相关。 司马迁第一次出游(前126年)才二十岁,到过长江中下游、山东、河南等许多地方。屈原流放的沅水,湘水及汩罗江,都是他凭吊的地方。《屈原列传》,是他为我们留下的关于屈原的最早史料。第二次出游是奉令南巡,对四川、云南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司马迁都作了考察,《西南夷列传》、《货殖列传》中,对巴蜀的物产,地貌作了详细的记载。第三次出游,是随汉武帝在元封元年(前110年),从长安东行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武帝在泰山做了许多虚妄可笑的事,后来《史记》中那篇充满嘲笑讽刺的《封禅书》,就是这次见闻的记录。总之,三次出游,司马迁不但收集了大量文史资料,并对社会现实和各个阶层,以及各种职业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切对他的进步社会观和历史观的形成以及丰富《史记》一书的内容都有着重大影响。 退出 上级目录 3、李陵之祸,发愤著书。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史记》之即,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9年),发生了李陵出击匈奴,被俘投降的事件。因司马迁上书为李陵说情,武帝震怒,把他下狱问罪,处以“宫刑”。司马迁由此对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性和世态炎凉有了非常痛苦、深切的感受。但是,他为了雪清耻辱,更加发愤著书,并以顽强刚毅的精神完成《史记》的写作。他通过《史记》鞭挞黑暗,表彰正义,以寄托自己的理想。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残酷的现实,痛苦的回忆,时时袭击着他的心灵,实际上,他在屈辱中度过了后半生。 退出 上级目录 司马迁除《史记》外,传世作品不多。其中有重要影响的作品为《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长信,主要内容是述说他遭李陵之祸的经过和受刑的屈辱、愤懑的心情,以及他发愤著书的理想;也是一纸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控诉书,读之令人落泪。刘勰曾用“志气磐桓”来评论此文。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千回百转之笔,写出了自己光明磊落之志,抒写了愤郁不平之气,传达了九曲回肠之情。 《悲士不遇赋》是司马迁晚年的一首咏怀之作。赋中概括地写出了自己的生活悲剧。它一方面对“美恶难分”的世态作了揭露,感慨自己“生之不辰”,同时也表示“将逮死而长勤”。它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历尽沧桑,而又一生持正不阿的志士的形象。 (三)司马迁其它重要著述 退出 上级目录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计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全书130篇,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组成。五种体裁,互相配合。 本纪:记载最高统治者的政迹。 世家:先秦诸侯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 列传: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