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pptVIP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   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如何?   与母系氏族公社有何异同?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必然要求推翻母系继承关系。而按父系确立财产、子女等继承关系。进而在亲子需要上要求建立牢固的夫妻关系,冲破了对偶婚家庭的居妇家制,婚姻形态上产生了一夫一妻制。恩格斯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失败。” 但不是以暴力的形式改变的。 日照东海峪台基房址图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婚姻形态的演变历程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   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如何?   比母系氏族公社有哪些进步?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锄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以轮制陶器为代表的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交换关系的扩大,这些都成为促使父权家长制家庭不断加强和原始社会逐步趋于解体的因素。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 居住区 采集狩猎区 农业区 聚落居民日常经济的活动带模式图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1. 原始农业的进步 锄耕农业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神像纹石斧(良渚) 大汶口文化晚期粮窖图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2. 手工业 制陶业:黑陶、蛋壳陶等 彩陶碗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制玉业 鸟纹壁(良渚) 良渚玉琮图 玉人(龙山) 良渚玉琮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铜器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四、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生活  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生活怎样?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 三星他拉出土玉龙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红山玉猪龙 良渚玉琮图 四、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生活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象牙梳 彩陶鼓 四、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生活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浙江瑶山良渚文化祭坛 反山良渚墓葬 四、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生活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五、家庭、私有制和部落战争   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权杖(良渚) 玉钺(良渚) 五、家庭、私有制和部落战争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石簇 石矛 五、家庭、私有制和部落战争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五、家庭、私有制和部落战争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六、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六、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1. 原始社会瓦解的原因   剩余产品。   商品交换。   战俘变为奴隶;氏族成员也沦为奴隶。   阶级国家形成,原始社会瓦解。 六、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2. 禅让制   部落和部落联盟中选举贤能有德者,并经四岳十二牧会议同意,即可出任首领,此即禅让制。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制而治理天下的著名部落联盟首领。 尧 六、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六、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黄帝陵全景 六、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六、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 【课后作业】 1、我国有哪些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 2、父系氏族公社与母系氏族公社有何异同? 3、我国的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4、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练习与思考 原始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炎帝和黄帝   炎帝又称神农氏,居于姜水流域,以姜为姓,相传是农业生产和医药的发明者,以木制耒耜,教民耕种,又尝百草,教人治病。   黄帝又称轩辕氏、有熊氏,居于姬水流域,以姬为姓。其妻子、臣属发明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   相传中国文明起于炎帝和黄帝时代,中华民族奉“炎、黄”为祖先。炎黄二帝后数百年即为“禅让时代”。然禹在位时,天下部落领袖都“朝禹”,可见禹之地位已与帝王无异,其国号为夏,后人有“夏禹”之称。 原始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教学目标】   掌握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名词概念;弄清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及其与母系氏族公社的异同;弄清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 【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龙山文化的特点;父系氏族公社母系族公社的异同。难点是由母系氏族公社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原始社会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原始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参考文献】 1、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 2、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 3、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