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简报[2012]第5期营销人成长的三大陷阱.docVIP

文化简报[2012]第5期营销人成长的三大陷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场部 文化学习-----美文欣赏 第五期(总七十五期) (周刊) 投稿人:唐亮 投稿日期:2012年02月19日 主办:客服中心 采编:唐亮 印发:蔡林霞 部门经理:陈国斌 营销人成长的三大陷阱 在营销人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天花板,突破乏力,正所谓解铃还须系令人,其实这种感觉主要来源于自己所设的三种陷阱。 陷阱一:摆不正心态 记得以前有一个朋友,出身于可口可乐公司,并在深圳接受过公司骨干培训,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可口可乐公司,到一民营企业工作。进入到该公司后不想却和很多人处不来,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议。主要原因就是他以自己曾在可口可乐公司干过为荣,以为自己才是正规军,其他的都是杂牌军,这种虚无的优越感在言谈举止间表现的十分明显,这让很多和他共事的人感到不舒服。 实际上很多知名快消企业如可乐,王老吉,康师傅,双汇等公司出来的业务人员到了中小民营企业后往往有水土不服的症状,其主要原因就是心态作祟。我们都知道的是之所以知名快消企业的业务人员牛气,一方面是该业务人员能力强,但可能更重要的是他所在的平台强,客户冲的其实是业务人员所在的公司和品牌,这就是为什么一旦这些人离开了知名快消企业,自己发现客户对自己没有以前那么热情了,而对那些没有什么知名度的中小企业来说,需要的是真刀实枪的征服客户的能力。 曾经有一位双汇的高管自己创业,开始时信心满满,以为凭借自己昔日在双汇攒下的人脉,迅速启动市场,布建网络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没曾想自己一到市场上一跑才知道自己真实的影响力。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强大的平台不再,强大的整合能力怎么可能还会存在呢! 因此正确的心态是空杯心态,不管自己以前多么辉煌,毕竟那已经雨打风吹去,还是从零做起比较靠谱!这样也许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些! 陷阱二:忘记了学习 曾经有一位同事正规营销科班出身,但已经三十多岁,还在市场一线苦熬,曾经私下里交流过毕业后看过多少书时,这位老兄竟然说不出几本。这或许是很多营销人都存在的问题。之所以难以突破,应该是能力没有突破,之所以能力没有突破,应该是忘记了学习。 当然学习不一定就是看书这一种形式,其实就学习的形式来说大致有四种学习,即向书本学习,向客户学习,向领导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 向书本学习是最容易操作的,书本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向客户学习是最有效的,客户长期浸染于本地市场和相关行业,向客户学习可以尽快的了解当地市场实际;向领导学习是最有实效性的,领导往往是政策的制定者,对公司的相关情况最了解,向领导学习可以最大程度上和公司的方向保持一致;向竞争对手学习是最具针对性的,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一举一动我们要及时了解,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很多市场操作的灵感实际上来源于竞争对手的启发。就像当年今麦郎把常规“抢水头”提前实施,康师傅被迫实施再来一瓶,终于在饮品市场杀出一条血路,破解今麦郎堵截稳住了饮品老大的地位。 因此学习学习再学习,应该成为所有有志营销人的座右铭,让学习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获得事业的再提升! 陷阱三:耽误于懒惰 懒惰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在内心缺乏追求,组织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懒惰更是营销人成长的滑铁卢。 记得笔者曾经有一位同事,公司安排他负责川渝市场,按公司规定除了月底的时间可以回差开会外,其他的时间,要在市场上开发和维护客户,可是这位仁兄一次在喝酒的时候说,自己一个月实际上在川渝的时间不会超过一星期,其余的时间都在家,我听了十分震惊,因为这样的事我还从来没听说过,在我看来市场就是业务人员的阵地,离开市场就是放弃了阵地,这无异于缴械投降了。果不其然这位仁兄的市场销量连续排名靠后,最后不得不离开。 还有一部分业务人员虽然没有离开自己的阵地,但是眼睛不是盯着竞争对手和客户,而是盯着网吧的电脑,出差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吧度过,打打游戏,聊聊天,和网友见见面,我不反对业务人员在工作之余有自己的生活和娱乐,但实际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在非主要事务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要事务受影响是必然的。 一些公司为了解决业务人员懒惰的问题,更是采用了GPS定位考核,但是这只是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在市场上就一定是在干和工作有关的事吗,保不齐和正和网友一块逛街呢!因此解决懒惰的问题根源还在于营销人自己,你要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生活,还是体面风光出人头地的生活,虽然练摊是吃,在六人迎宾的饭店吃也是吃,但这两种吃却有根本的区别,一种是无奈之举,另一种则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