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下流社会何去何从
《南风窗》刘柠????今年6月,笔者在东京著名学术书店“三省堂”看到一本红色封面的文库本新刊被整齐地码放在醒目的位置,旁边的架子上,贴有《朝日新闻》书评的剪报。仔细一看,原来是著名普罗作家、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样的事实:1933年,因犯有所谓冒渎天皇的“不敬罪”,遭当时恶名昭著的思想警察——警视厅“特高课”虐杀的小林多喜二79年前的著作,竞在全球化时代的
经济大国卷土重来。据推出文库本的出版方新潮社透露,去年以前,每年印刷、投放5000册左右;而今年,则连续增印,已突破30万册,成为年内第一大畅销书。????同一时期,纯文学杂志《subaru》(《昂》)65号推出题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反击》的特刊;NHK专题纪录片《WorkingPoor》(劳动贫困,意为即使努力工作,也无法摆脱贫困)创下收视率纪录;超左翼刊物《失去的一代》创刊,卖得超好,面市两天便增印;《资本论》新译本出版,一些20多岁的青年派遣社员(指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相关用人单位的非正式雇佣的短期、廉价劳动力)结成《资本论》学习会,研究自己被剥削、榨取的秘密。在这种形势下,近年来,因国会席位过少,在日本社会已成边缘小党的日共,因其对社会贫困化问题的关注,往日门可罗雀的状况竞为之一改:委员长志位和夫演讲撰文,出镜频频,俨然成了媒体新宠;从去年9月开始,党员人数以每月千人的速度稳步递增,一年时间,“新米”过万,乃至“日共泡沫”成为话题。????种种迹象表明,长期以来以所谓“一亿总中流”傲然于国际社会的日本超稳定的中产社会结构正经历着崩溃、分化与重构的过程。在三浦展的通俗社会学著作《下流社会》成畅销书之后,媒体甚至有“一亿总下流”说法。在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本身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及其带来的剧烈震荡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日本的世道人心,乃至可能使日本进入21世纪以来正迅速变身的社会转型“中途改道”。“一亿总下流”化的实态????日前,日本厚生劳动省发表了2007年度国民生活基础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截止2006年,日本家庭平均收入为566万日元,比经济高峰时的1994年减少近100万日元;感觉“生活艰难”的家庭比例连续6年上升,达创纪录的57.2%。与此同时,日本家庭的构成呈进一步老龄化和少子化态势:2007年,拥有65岁以上高龄人口的家庭的比重首次突/iE40%;在这些“高龄”家庭中,有48%的家庭全部由老年人组成,三代同堂式家庭的比例仅占18%,而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所谓“老老看护”型家庭的比例则继续上升。????1995年,享受生活保护(相当于我国的“低保”)者为88万人,现已达150万人,为史上最高纪录;这个历来以高储蓄率著称的国家,零储蓄家庭从2000年的12.4%激增至2006年的22.9%;非正规雇佣者占全部劳动人口中的比例达33.5%,而在24岁以下的人口中,则超过50%;尤其是年轻女性中的一半多为非正式雇佣者,如果她们不结婚的话,几乎注定要与贫困为伍。????毋庸讳言,今天的日本正直面经济高度成长以来的最大危机:贫困。而且,这种贫困,是干不干活都贫困,甚至是越干越贫困。诗人、评论家吉本隆明命名为“新贫困社会”,指出现状已接近战败初期的贫困时代:“近四五年,社会进入应称之为‘第二战败期’的阶段……干活、干活,可无论怎么干生活也难以轻松的实感,正在年轻一代蔓延”;这种状况导致人的心病陡增:“今天的日本,相当于产业革命时代的肺结核的,怕是精神疾患吧。”????更严重的是,目前的贫困,并不单纯意味着物质的贫困。在传统的日本社会,纵然暂时面临经济的窘迫,以家庭和地方共同体为依托,或尝试新的工作,或协助家业,从长计议,为将来重做打算总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但现在不同,不仅为低收入所困,而且老龄社会的发展、地方经济的凋敝,使人孤独无所依,连从眼前的困境中举拔出来的支点都不具备,遑论明天——一句话,是一种毫无前途可言的浮萍状态。????一个颇具象征性的可资参考的数据是关于自杀者数的统计:连续10年超过3万人;2007年为33093,比前年增加938人。据警察厅按自杀者遗书的分类、统计,自杀的理由依次为生计问题、工作环境、健康状态。而自杀者的年龄,则多集中于30多岁和60多岁这两个世代,一边是年富力强,风华正茂,一边是刚刚退休,好容易喘口气,筹划“第二人生”的时候。对前者来说,年过而立,看破无论再怎么努力,状况也难以好转的残酷现实(客观上,多数劳务派遣公司,薪水到被派遣者30多岁就封顶),只好断念;而对后者来说,退休后收人大减,自己的储蓄额和国民年金所能给付的退休金都已明确,失去工作后“第二人生”的一筹莫展,加上对健康状况的担忧,构成晚年生活的不安和恐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