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晶基底的含油气性
维普资讯
纭 i眵乞 西乞田
新疆石泊科技信息i协毛 9卷 第 4期 IE
结晶基底的含油气性 P;,一 /
fc1
B .JI uIY cTeP 翻译:星盟生(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山.,l可 校对:本刊编辑部
、 一 —— 、。/ 、—
当今.结晶基底具有工业含油气性,已是确切无疑的了。在所有大陆和许多海域的结
晶基底中都发现了油气田。目前,人们正在寻找这类油气田.有的己被发现并投入开发。
人们己打破了这样一种基本的固有概念:在结晶基底中不可能有工业油气聚集,因此.也
就无需在其中寻找油气 田。
由于一些特定的原因.在俄罗斯 (早先是在苏联)对这问题的研究并未导致发现大量
的油气聚集 (虽然也在哈萨克斯坦发现了奥依玛什油田,在西乌克兰发现了若干天然气藏,
在西西伯利亚的结晶基底中获得了工业油气流)。
造成这种情况的基本原因有两个:(1)用石油有机成因说很难解释结晶基底中油气聚
集的形成和分布;(2)认为结晶基底 的渗容性接近于零,而这种地层是不可能成为储集层
的。
近来,在许多人的著作中 (0.r.CopoxTkllt,1979;B.11.CaBlanJIo日,1986,1993:
E.nApeLUeB.1996)都在沉积—j垂移理论和石油有机成因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结晶基
岩中可能有大规模油气聚集的观点。本文提到了它们的基本观点。基底的区域含油气性是
由于变质作用和原始沉积层在俯冲带局部重新熔化而形成地壳花岩层的缘故。这些原始沉
积层含有分散有机质,这些分散有机质就是后来储集在基底中的烃类的原始生烃物质。
长期向上地幔俯冲的海相沉积层可 以作为结晶基底的另一个油气源 。当分散有机质处
于高温条件下,便向石油烃类转变并伴有水化矿物流,向上流动便充填在基底层中 (0F.
CopOXTIIH.1979)。
显然,大部分石油是 由沉积生油层而生成,而后运移至 由沉积层、变质层和火山岩层
组成的圈闭中。但是.流体从生油母岩向结晶基底的运移机理在理论上研究得还不够,因
为并未考虑流体从生油层的高压带向低压带 (基底 “孔穴”)流动所必需的地层能量。油
气可 以运移的证据都具有间接的特征:把不同的原油 (生油层的和储集层的)组分相互对
比 (不考虑定量标准),或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作为油气运移的标志,而这些都还
需要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论证。
在结晶基底中缺乏储集层的观点也被许多事实所否定。
结晶基底中的大部分油气聚集与大型区域不整合下的被侵蚀、被风化的花岗岩体有
关,即与结晶基底的风化壳有关,这种固有的概念传播相当广泛。近年来从结晶基底中发
现的一系列油气田 (拉巴斯、白虎、德拉康、基乌龙格等)中所获得的新地质资料与这一
固有概念相矛盾。譬如,白虎油田 (越南)花岗岩风化壳在平面上呈零星状分布,厚 10~
20m,个别可达40m。在花岗岩体剖面上,基本的含油段深度 由100m至2000m (从基岩
维普资讯
第19卷 第4胡 199g年 12月 新 矗 石 泊 科 技 信 意 ·19 ·
表面到花岗岩、花 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等新鲜面),也就是说,花 岗岩体孔穴空间的形
成机理不一定都与风化过程有关.而主要与深部的热液活动作用下的地层改造有关。在这
种条件下,由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的交代岩.具有相当高的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和很硬的
矿物骨架。正如试油资料 (特别是流量和温度)所指出,主要的含油井段,位于油藏不同
部位、不同深度内,由基底顶面以下100m至2000m。而这种花岗岩体剖面上的含油段与
风化壳没有任何关系。
这一新资料,对于选择勘探结晶基底油气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选择
第一批探井时,必须要考虑到花岗岩体的非均质性、基底表面 (有时是在基底表面以下)
不同深度内的欠压实带、破碎带的分布 (有时在探区内的某些地段可能缺少这种层段)。
目前,尚无一套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对醋酸纤维素超滤膜结构的影响.pdf
- 纳米封堵剂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pdf
- 纳米石油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研究方法探讨.pdf
- 纳米黏土改性沥青抗车辙及疲劳性能研究.pdf
- 纳米SiO2复合润滑脂流体的触变效应.pdf
- 纳米硅材料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进展.pdf
- 纵、横波匹配影响因素分析.pdf
- 纳米聚(二乙烯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降黏剂的合成及其降黏效果.pdf
- 线性Radon变换噪音压制法及其在古龙断陷中的应用.pdf
- 纺丝工艺对静电纺P(MA-AA)纤维形貌及直径的影响.pdf
- GB/T 22120-2025企业信用数据项要求.pdf
- GB/T 45988-2025数字化转型管理 能力体系建设要求.pdf
- GB/T 45957-2025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957-2025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接口要求.pdf
- 《GB/T 45957-2025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接口要求》.pdf
- GB/T 755-2025旋转电机 定额与性能.pdf
- 《GB/T 755-2025旋转电机 定额与性能》.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755-2025旋转电机 定额与性能.pdf
- GB/T 31722-2025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导.pdf
- 《GB/T 31722-2025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导》.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