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联网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概念的提出: 物联网的概念最初来源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99年建立的自动识别中心提出的网络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把所有的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的最早应用: 物流管理 射频识别技术作为条码识别的替代品,实现对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但是随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2005年ITU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通信时代边缘,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目标已经从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发展到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链接,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物联网的全新沟通维度: 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人,扩展到连接任何物品,万物的连接形成了物联网。 物联网的全新连接维度 国内外物联网的发展 2009年6月18日,欧盟执委会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系统的提出了物联网发展和管理的设想,并提出了12项行动保障物联网加速发展,标志着欧盟已经将物联网的实现提上日程。 2009年10月13日,韩国通信委员会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提出了“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理网基础设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并确定了构建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服务、研发物联网技术、营造物联网扩散环境4大领域和12项详细课题。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时提出“感知中国”理念,由此推动了物联网概念在国内的重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引发新的一轮信息产业浪潮的核心领域。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都在研究制定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由此推动了中国物联网建设从概念推广、政策制定、配套建设到技术研发的快速发展。 狭义上的物联网指连接物品到物品的网络,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广义上的物联网则可以看作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将一切事物数字化、网络化,在物品之间、物品与人之间、人与现实环境之间实现高效信息交互方式,并通过新的服务模式使各种信息技术融入社会行为,是信息化在人类社会综合应用达到的更高境界.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得到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全面感知 可靠传送 智能处理 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智能处理: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信息功能模型: 传感器网: 包含互联的传感器节点的网络,这些节点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交换传感数据。 泛在网: 无所不在的网络,可实现随时随地与任何人或物之间的通信,涵盖了各种应用;是一个容纳了智能感知/控制、广泛的网络连接及深度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等技术,超越了原有电信范畴的更大的网络体系。 三种网络的区别于联系: 感知与标识技术: 感知和标识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负责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实现外部世界信息的感知和识别,包括多种发展成熟度差异性很大的技术,如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 2.网络与通信技术: 网络是物联网信息传递和服务支撑的基础设施,通过泛在的互联功能,实现感知信息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传送。 3.计算机与服务技术: 海量感知信息的计算与处理是物联网的核心支撑,服务和应用则是物联网的最终价值体现。 4.管理与支撑技术: 随着物联网网络规模的扩大、承载业务的多元化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影响网络正常运行因素的增多,管理与支撑技术是保证物联网实现“可运行、可管理、可控制”的关键,包括测量分析、网络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 目前,对物联网在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这一方式的提出必然是教育的跨越大发展。其好处在于: 有利于建立全面和主动的教学体系 有利于构建完全交互与智能的教研环境 有利于重构创新和开放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建立全面和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建立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方面,利用现有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技术的支持,有利于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从而对教学的质量建立保障和监控体系。 通过RFID标签和校园智能卡系统的结合,教师可利用物联网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自动的统计。 例如: 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出席和对应的实验器材建立联系,通过RFID系统建立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 院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也可利用RFID技术,对学生学习情况、到课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学生工作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在校园的行踪进行监控,设立校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烟草病害讲座(PPT 56页).ppt
- 烏魚簡報-農漁署標案1.ppt
- 烟草专卖公司财务管理部工作总结.doc
- 烟草黑胫病(DOC 12页).doc
- 烟草黑胫病-烟草黑胫病叶片症状(PPT 9页).ppt
- 烧烤技术完整版教程(DOC 9页).doc
- 热工基础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中英文版).doc
- 热爱生命课件(PPT 25页).ppt
- 热电生产工艺过程.ppt
- 热网施工方案.doc
- 《Robots-will-do-everything》机器人做事课件.pptx
- Introduction-of-QS9000-TS16949-5-key-tools-MSA-SPC-FMEA-PPAP-APQP产品说明课件.pptx
- Discrete-Mathematic-intro-2016介绍说明课件.ppt
- 2025年浙江嘉兴润扬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浙江杭州云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山东建鲁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浙江卓越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024第一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电子商务法(第二版)课件全套 朱晓娟 第1--9章-电子商务法概述---电子商务的争议解决.pptx
- 2025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考点梳理).docx VIP
- 电商领域智能客服及售后服务体系构建计划.doc VIP
- 形式发票模板.docx
- 儿科合理用药培训【13页】.pptx VIP
- 山洪沟防洪治理典型工程措施研究——以会昌县古坊河为例.pdf VIP
- 八下语文新增名著《经典常谈》章节习题+答案.pdf VIP
- 1.2我能变得更好 (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pptx
- 2024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