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宋代岭南陶瓷大发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 17 卷第 1 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7 . 1 V o l N o 1999 年 1 月  Jou rnal of Fo shan U n 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 1999 略论宋代岭南陶瓷的大发展 申家仁 摘 要 宋代岭南陶瓷进入发展高峰, 窑场分布广, 器物品类多, 釉色绚丽多彩, 工艺水平 提高, 开启了美术陶瓷生产的大幕。岭南宋瓷具有造型 “多”“新”“特”、装饰手法多样、题 材丰富、形象生动等美学特点。社会安定、商贸发达、北人南迁、原材料丰富和陶瓷技艺的 积累与改进, 是岭南宋瓷大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 宋代 岭南 陶瓷 中图分类号  8763 K 一 在全国陶瓷空前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下, 岭南也于宋代进入陶瓷发展高峰。这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窑场分布广 迄今发现的岭南宋窑数量多, 分布范围广。据不完全统计, 广东的潮州、惠州、佛山、 南海、广州、从化、番禺、新会、中山、东莞、紫金、梅县、韶关、南雄、仁化、封开、德 庆、遂溪、廉江、海康等地, 广西的藤县、永福、容县、桂平等地, 以及海南岛的陵水、澄 迈等地均有宋窑分布。1989 年, 有人撰文说广东四十多个县市发现的宋窑数 目多达 600 多 [ 1 ] [ 2 ] 处 。有的窑区规模还很大。例如潮州笔架山有 “百窑村”, 窑区绵延四五公里 ; 石湾发 [ 3 ] 现宋代斜坡龙窑多达 20 多条 。窑的数量多, 产量自然也就大。每烧一窑, 大约可产中型 [ 4 ] 陶瓷器 2~ 5 万件, 估计年产量在 13 亿件以上, 为唐代的22 倍 。 2. 器物品类多 宋代岭南陶瓷品种、器形类别空前增多。日用类有碗、碟、盘、盆、瓶、壶、杯、盅、 缸、钵、坛、罐、盂、盒、灯、盏、勺、炉、煲、枕和军持等等; 文房类有砚、水注、笔 [ 5 ] 架等等; 美术类有瓷像、动物雕塑、兽头、腰鼓、玩具等等 ; 丧葬类有魂坛、瓷棺等; 工 具类有瓷权、印模、匣钵、垫座、渣饼、擂杵、碾轮、测温标、网坠、瓷臼等等。所有器 类中以碗为大宗, 其次是碟。瓷枕、瓷棺、军持、瓷腰鼓、瓷玩具、壶类中的执壶以及盆 收稿 日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佛山 528000 第 1 期          申家仁: 略论宋代岭南陶瓷的大发展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