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DP的其它缺点 未能考虑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因为GDP不衡量公平,在忽视公平和正义的社会里,财富收入必然会拉开极大的贫富差距,这就导致社会的发展极不均衡。 GDP完全衡量不出司法的公正水平,而司法是否公正恰恰对企业间的纠纷和消费者与企业间的纠纷产生影响。没有一个公正的司法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就成问题。 GDP更衡量不出社会的民主化程度和贪污腐败程度。 (1)生产要素报酬收入(利润除外) 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 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收入,个体户收入。 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 (3)厂商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包括 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 资本折旧 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 企业转移支出 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 企业间接税 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 不是要素收入 但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年份 GDP 劳动者 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 余额 2003 135539.14 67260.69 21551.46 19362.42 27364.57 2002 118020.69 60099.14 18493.77 16573.12 22854.64 2001 106766.26 54934.65 16779.28 15027.36 20024.97 2000 97209.37 49948.07 14972.41 13760.27 18528.61 1999 87671.13 45926.43 13209.04 11870.17 16665.49 1997 75606.41 39860.68 10365.11 9989.99 15390.75 1995 57632.78 30453.77 7116.33 7407.30 12655.38 1992 25892.31 12970.55 3331.73 3462.90 6127.13 1991 21141.26 11027.82 2606.08 2805.25 4702.11 收入法计算的中国GDP 按当年价格 单位:亿元 总产出核算的重要意义 (1)总产出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消费、储蓄、投资、税收、财政支出、进出口等等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只有通过总产出水平的变化才能得到最终说明。比如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等。 (3)“总产出 ≡ 总收入 ≡ 总支出”的恒等式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依据。 三种核算方法的关系是: 最终产品的价值的形成过程: 所有企业资产增值的总和 生产法 概念 最终产品 居民(消费) 企业(投资) 政府(购买) 国外(出口) 流向 支出法 渊源 收入法 劳动工资 资本利息 土地租金 企业家利润 …… 广义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完全等值, 产出总量就是其收入总量,从而也就是其支出总量,即: 总产出 ≡ 总收入 ≡ 总支出 1)产出=收入。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 2)产出=支出。最终销售=最终支出。 一国来说,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相等; 但由于统计误差,即用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 以支出法为准进行调整。用收入法核算GDP要额外加一个统计误差项。 第三节 五种国民收入总量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2)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 , NDP) (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 (4)个人收人(personal income,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PDI)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system)中五个国民收入总量指标: 一.国内生产净值:NDP net domestic products NDP指一国一年新增加的产值。=GDP-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 NDP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 折旧占GDP的比例一般相对稳定, 用GDP,还是NDP,表示经济总量变动,没有本质差别。 国内外,一般都更习惯采用GDP。 二.国民收入:NI national income 广义国民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