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技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坑监测技方案

北京新机场工作区工程(市政交通 基坑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0日 1.工程概况 4 1.1工程简介 4 1.2本项目情况概述 4 1.3周边环境及场地条件 5 1.4工程地质概况 5 1.5水文地质概况 6 1.6本项目设计方案总体概况 7 2.资源配置情况 10 2.1测量人员及要求 10 2.2仪器设备的配置 10 3.监测依据 11 3.1国家、行业及地区相关技术规范 11 4.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11 5.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11 5.1监测目的 11 5.2监测设计及实施原则 12 5.3监测工作流程 12 5.4监测要求及准备 13 6.监测项目及时间段 13 7.基准点、监测点的布置 14 7.1基准点的布置 14 7.2监测点的布置 15 8.监测方法 15 8.1监测方法 15 9.监测技术要求 17 10.监测频率及工作量 20 11.预警及应急措施 21 12.上交的成果资料 22 12.1信息反馈与监测成果 22 13.第三方监测 22 14.监测测量实施细则 22 15.实施细则 23 附图: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24 .工程概况 1.1工程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1.2本项目情况概述 1.3周边环境及场地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场地内地上分布有村庄、耕地、菜棚、果园、林地、道路、河渠等。耕地内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花生、水果等。 1.4工程地质概况 图: 1.5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勘查报告,建议本工程的建筑抗浮设计水位可按标高18.0~19.0m考虑(从西北之东南逐渐降低)。 1.6本项目设计方案总体概况 1、支护体系设计 土钉护坡剖面图一 土钉护坡剖面图二 土钉护坡剖面图三 支护剖面图 2.资源配置情况 2.1测量人员及要求 测量人员验线人员及记录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考核,持上岗证,掌握并运用国家、地方的有关规定现行标准规范,熟悉施工现场各种测量工作和熟练使用测量仪器。随工程进度在完成施工测量方案、水准点引测成果及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记录后,填写《工程定位测量、放线验收记录》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审核并验收。 施工测量管理内容包括: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水准点引测成果复查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填写记录(含定位测量、高程引测、基槽验线)。 测量工作是整个工程的关键之一, 项目部成立专业测量队,人员如下: 姓 名 职 务 岗 位 证 书 学 历 苗 帅 测量员 1016001017400842 本科 杨 帅 测量员 1326002055400309 技校 2.2仪器设备的配置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业主及监理的要求,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测量仪器及用具见下表: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监测精度 状态 1 拓普康全站仪 GTS332N 测角±2” 测距±(2mm+2ppm*D) 检定合格 2 精密水准仪 DZS3-1 ±3mm/km 检定合格 3 铝合金塔尺 5m 检定合格 4 钢卷尺 50m 检定合格 5 卷尺 7.5m 检定合格 6 对讲机 检定合格 3.监测依据 3.1国家、行业及地区相关技术规范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GB 50026-2007)(GBT12897-2006) 4、《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GB50497-2009)() 9、《施工组织设计》 10、 本工程设计文件及技术要求 。 11、 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图。 4.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 基坑监测变形观测点布置 5.基坑监测实施方案.1监测目的 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随时掌握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受力水平及周围建筑物的动态(沉降或倾斜),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做到信息指导施工,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隐患及时预报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4、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5.2监测设计及实施原则1、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结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确定监测仪器埋设位置; 考虑监测区域内观测点的布设位置,使各观测数据具有互相验证性和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