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 尿 病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讲义要点

糖 尿 病 一. 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系血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伴靶组 织细胞 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二.糖尿病分类 分为4个类型: (一) 1型糖尿病 该型病情重、发病急、有酮症倾向; 年龄主要是幼年及青少年,较瘦小。 患者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 (二 )2型糖尿病 此类患者病情较轻,起病缓慢肥胖者较多. 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本型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 对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有效。 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 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机制 (三)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B细胞功能中的单基因缺陷,有代表性的是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受体缺陷有关。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如胰腺炎等引起的高血糖状态。 4. 内分泌疾病 如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症、甲亢等,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 (四 )妊娠期糖尿病(GDM) 妊娠时发现葡萄糖耐量减低或明确的糖尿病,均可诊断为GDM。 在妊娠结束后6周按血糖水平再评估。 糖尿病 空腹血糖过高(IFG) 糖耐量减低(IGT) 正常血糖 三. 病因和发病机制 A: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 B: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唯一病因所致的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症,与遗传、环 境因素等有关。 C:大部分病例为多基因遗传病。 (一)、1型糖尿病 由于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1)遗传易感性 (2)环境因素 (二)、2型糖尿病  以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伴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机制。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无家族史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后者的3~40倍.其父或其母 有糖尿病或双亲皆有糖尿病的患者,均有很大遗倾向。2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糖尿病患者遗传给下一代 的不是病的本身,而是遗传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临床上称之为易感性。 2、环境因素 (1)肥胖 肥胖常常是糖尿病的早期状态,肥胖是2型 糖尿病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2)饮食 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的增加、营养过剩,成为糖尿病的发生因素。 3. 体力活动减少 西方化的生活方式,上班路上缺乏体力活动,上班期间有 自动化设施,业余时间看电视,家务劳动半自动化。 4. 应激状态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承受的 应激机会增多,易使人情绪紧张、波动,造成心理压力。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 胰岛素抵抗: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生物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 由于早期β细胞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而形成高胰岛素血症。(引发低血糖) 四.病理生理 1. 肝、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糖利用减少 高血糖 肝糖原合成↓分解↑ 糖异生↑ 2.脂肪合成减少——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增多 3. 胰岛素明显缺乏时→脂肪分解明显→酮体生成增多伴利用障碍→酮症酸中毒 (DKA) 4. 蛋白质合成↓分解代谢↑→负氮平衡 五.临床表现 (一)、三多一少——代谢紊乱综合症 许多无症状,体检发现(约2/3) 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血糖增高( 160mg/dl)→尿糖阳性→渗透性利尿→ 多尿、多饮。 糖利用下降、蛋白质分解增多、脂肪分解增多→消瘦、多食。 (二)、反应性低血糖 六.糖尿病并发症 (一)急性并发症 1、酮症酸中毒 2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3、乳酸性酸中毒 (二)、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 主要是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A,冠状A,脑 A,肾A) ,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冠心病和脑血管病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2.微血管病变: (1)、糖尿病肾病: 常以尿蛋白为标志,通过尿常规检查或尿微量白蛋白、B2微球蛋白检查而发现。以后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0年以上的糖尿病病人,大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