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科-旋花科-马鞭草科-唇形科-茄科.pptx

紫草科-旋花科-马鞭草科-唇形科-茄科.pptx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草科-旋花科-马鞭草科-唇形科-茄科要点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裂叶牵牛;;;;紫草科 Boraginaceae [概述] 多为草本,常密被粗硬毛。 单叶互生,常全缘。 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成单歧聚伞花序;萼片5;花冠5裂,成管状、辐状或漏斗状,喉部常有附属物;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2室,每室2胚珠,有时4深裂而成假4室,每室1胚珠。 果为4小坚果或核果。 本科的特征性化学成分为: 萘醌类色素:如紫草素,具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如天芥菜春碱、多刺凌德碱、大尾摇碱等。; [重要药用属及植物] 软紫草属(Arnebia):新疆紫草(软紫草)、内蒙紫草 紫草属(Lithospermum L.):紫草;紫草 Radix Arnebiae 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 主产于新疆、东北、华北、内蒙等省区。;本品性寒,味甘、咸。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用于治疗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等病症。 另外在我国一些地区作紫草入药的尚有:天山紫草等的根。 ;马鞭草科 Verbenaceae;♂♀↑K(4~5)C(4~5)A4 G(2:4); 【分属与分布】 本科约80个属,3000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0属,174种。已知药用15属,101种。 ;【化学成分】 本科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醌类、二萜类、三萜类、生物碱和挥发油。临床上多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活血,镇咳祛痰,抗疟,止痛止血等方面。;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蔓荆 V. trifolia Linn.;单叶蔓荆 Vitex trifolia L.var.;牡荆 V. negundo L. var.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Hand. Mazz.;黄荆 V. negundo L.;大青 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唇形科 Labiatae;唇形科花被类型图;花冠单唇形; 主要特征性活性成分: 二萜类:如丹参属植物中所含的丹参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等,具抗菌消炎、降血压及活血化瘀、等作用。;香茶菜属植物中的冬凌草素、延命草素具抗菌消炎和抗癌作用。 多含挥发油,如薄荷油、荆芥油、广藿香油和紫苏油等有抗菌、消炎及抗病毒作用。 黄酮类成分:如黄芩苷、黄芩素等,均有抗菌消炎作用。 生物碱类:如益母草碱、水苏碱。 约有220属,3500中,是一个世界性的大科。我国约99属,800余种。其中已知的药用植物有75属,436种。 ;[重要药用属及植物] 鼠尾草属(Salvia) :丹参、甘肃丹参(甘西鼠尾草)、南丹参等。 黄芩属(Scutellaria):黄芩、滇黄芩(西南黄芩) 、粘毛黄芩、丽江黄芩、甘肃黄芩、半枝莲等。 益母草属(Leonurus):益母草、细叶益母草、突厥益母草。; 薄荷属(Mentha):薄荷、留兰香、辣薄荷。 香茶菜属(Rabdosia):香茶菜、冬凌草、溪黄草等。 裂叶荆芥属(Schizonepeta):裂叶荆芥、多裂叶荆芥。 ; 紫苏属(Perilla):紫苏、回回苏(鸡冠紫苏、野紫苏)。 重要药用植物还有: 广藿香、夏枯草、连钱草(活血丹)、地瓜儿苗、藿香(土藿香)等。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Kudo. ;唐古特青兰;唐古特青兰;箭叶青兰;异叶青兰;岩青兰;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分布】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主含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还含黄酮类,三萜类, 甾醇等其他成分。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康定鼠尾草;甘西鼠尾草;黄花鼠尾草;基生叶;;白花益母草 var.albiflorus (Migo)S.Y.Hu;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入药。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分布:分布于北方各省区。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 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 功效与主治: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症。 ;并头黄芩; 轮伞花序排成假穗状花序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