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裁判文书上网中的个人信息权保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裁判文书上网中的个人信息权保护.pdf

前沿聚焦 论裁判文书上网中的个人信息权保护 韩旭至 摘要 :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上公开是一项运用 “互联网+”新思维推进司法文明创新的重要举 措。为确保裁判文书上网的同时个人信息权不受损害,相关部门也 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但 实践中,裁判文书上网与个人信息权保护之间仍存在一些问题。网络的特殊性决定了裁判文书网 上公开与传统裁判文书公开相比更易对个人信息权造成威胁。裁判文书上网中个人信息权保护具 有使人免于尴尬或侵害的价值以及 “社 区康复价值”两大基本价值。在坚持传统司法公开的公共 利益优先原则的同时,网上文书公开还需要注重比例原则,在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利益 衡量。 关键词:司法公开;个人信息权;隐私权;知情权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7)01—0077—09 更是进一步规定了司法公开的具体规范,尤其是在 一 、 我国裁判文书上网的发展现状及 《民事诉讼法》与 《行政诉讼法》中明确提出了裁 个人信息保护 判文书公开。2012年 《民事诉讼法》修订增加了第 156条 “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 裁判文书上网作为一项推进司法文明创新的重 定书”。2014年 《行政诉讼法》修订,新增了第 65 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公开进程的推进得到 条 “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 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定书,供公众查阅和第 80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 1.司法公开与裁判文书上网的发展 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以下简称 《宪法》) 2000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系列关于 第 125条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 司法公开与裁判文书上网的规定 ,将裁判文书上网 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该宪法条文是我 作为司法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2000年的 《最高人 国司法公开的宪法依据。在法律层面上,我国三大 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布管理办法》规定,日常的裁判 诉讼法均对司法公开作出了规定 : 《中华人 民共和 文书在网上公布是裁判文书公开的主要形式。2007 国刑事诉讼法》 (以下简称 《刑事诉讼法》)第 11 年 的 《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 的若干意 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以下简称 见》、2009年 的 《人 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 《民事诉讼法》)第 10条、 《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 (2009--2013)}均提出研究制定裁判文书上网的相 诉讼法》 (以下简称 《行政诉讼法》)第 7条均规 关制度 、办法。2009年的 《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 定了审判公开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 183条 、 定》更是将文书公开作为六项司法公开的内容之 《民事诉讼法》第 134条、 《行政诉讼法》第 54条 一 2010年的 《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 。 分别规定 了公开审理原则与不公开审理的例外 ; 书的规定》首次具体明确了裁判文书上网的具体规 《刑事诉讼法》第 196条、 《民事诉讼法》第 148 范。2013年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 条规定了公开宣判。近年来,三大诉讼法修订时, 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 (以下简称 《裁判文书上 2017.1 77 网规定》)废止了2010年的规定,对裁判文书上网 文书公开相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