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北朝石窟布局及其视觉感受 摘要:本文以敦煌莫高窟早期洞窟形制、雕塑、布局、壁画为例,主要论述北凉、北魏、西魏、北周时期洞窟的特点及视觉感受。讨论佛教入华以来造像的西学至融合中国文化的变化和早期佛教与人的关系。分析壁画内容、构图、着色的变化,及与石窟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南北朝;莫高窟;佛教雕塑;壁画;视觉感受
一、南北朝时期莫高窟的窟型与分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现存最早的洞窟为5世纪前半叶的北凉时代修建,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相继修建。在现存的735个洞窟中,存有塑像、壁画的492个洞窟附有编号。本文只论述北凉至唐时期的石窟
北凉期的268窟为禅窟,平面呈长方形,平顶浮塑叠涩平棋,内画莲花、火焰纹,四角画飞天。龛外缘画火焰纹、龛楣和爱奥尼亚式柱头。南北两壁各开两个方形小禅室,内画隋代补画的千佛。北凉的275窟,窟型呈纵长方形,窟顶为?J形天井,天井两披浮塑椽枋,整体设计仿拟汉魏木构建筑,左右两壁上层开龛,有的龛形仿汉阙。主尊两侧不塑胁侍,以壁画的形式表现胁侍菩萨或供养菩萨
北魏时出现的中心柱窟,大都于其中的一面塑苦修像。中心柱窟源自印度的支提窟。佛经言,有舍利名塔,无舍利名支提。谓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入灭处。因此,中心柱的苦修像当与释迦的八相成道相关。中心柱窟平面呈长方形,于中央偏后凿出连接窟顶的方柱,四面开龛造像。窟室前部作人字披形,塑出脊枋和椽子。信徒们可以在宽广的方柱前面礼拜佛像,又可以一边绕塔观像,一边欣赏画于四壁的各类故事画
覆斗顶窟最早出现在西魏时代,其后各时代洞窟也多采用这种窟型。覆斗顶窟一般平面呈方形,正壁开龛造像,窟顶类似一个倒悬的方斗,在形式上接受了汉式传统建筑的影响
北周龛中供设铺像已成定制,常见的如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这个时期的290窟为中心柱窟,大体沿袭北魏石窟风格,但西向龛与北魏以来的中心柱窟不同,塑交脚菩萨及胁侍菩萨各二身。窟前部人字披上不画椽枋,而在东西披上画佛传图
莫高窟的大像窟为96和130窟两个,96窟大佛通高34.5米,为石胎泥塑,大佛面形丰圆,眉目舒朗,着波状肉髻,显示出典型的初唐样式。130窟在大像胸、腹部的平行位置分别开两个明窗,沿洞窟前方的台阶而下,可从下方观览到大佛的全貌。大佛是石胎泥塑的倚坐像,通高27米,除施无畏印的右手和腹部略有补塑外,其他均为盛唐时的原作
晚唐时初现中心佛坛窟,也叫背屏窟。形制与覆斗顶窟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窟室内设置中心佛坛,坛的西沿有背屏直达窟顶,信徒可右绕佛坛观像礼佛。这类洞窟规模宏大,多见于五代、宋、元时期
涅??窟平面一般呈横长方形,窟室中央西壁设通壁佛坛,上塑释迦涅??像。莫高窟现存大型涅??窟第148和158窟,148窟建于776年,为盛唐石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功能的洞窟,如纪念高僧的影窟,以及位于北区僧人起居的僧房窟、安葬圆寂僧人的瘗窟等等
二、佛教艺术与佛教石窟布局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印度佛像艺术向中华文化嬗变的重要时期。在当时南北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佛像艺术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南方佛像温和清丽,北方佛像沉静雄壮
(一)北凉时期
北凉的佛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很重视禅定修行,也出现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习禅僧人,这对以后中国佛教中的禅定与观想修行影响很大。要想安静地修行禅定,就需要寻找一个幽雅僻静的场所,而位于河边山崖间的石窟就为习禅僧人们提供了优良的修行地。因此,石窟寺的开凿就在北凉国境内兴盛起来了
莫高窟第275窟是北凉时期殿堂式洞窟。正中塑3.34米交脚菩萨一身,两侧各塑一狮,示菩萨坐狮子座上。菩萨头戴化佛冠,上身半裸,下身束裙,身着臂钏胸饰。面相方圆温和,胸腹部无起伏,两腿无粗细变化,整体上给人以古朴温润之感。下裙紧缚双腿,以贴泥条的方法塑出衣纹线上,可见清晰的刻线。一般认为,我国北朝期石窟中,这类呈交脚坐式,戴三面宝冠,三角靠背,手持净瓶的菩萨为西域犍陀罗艺术的突出表现。洞窟南北二壁绘有本生、佛传等故事画。如尸毗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等,均以独幅画的形式通过故事中割肉贸鸽、以钉钉身的典型情节来表现。在绘画技法上,采用了晕染法,亦称凹凸法。是以白色点染人物眼鼻和躯体的凸出部分,以土红色晕染人物脸部和躯体部分,并以黑色的铁线勾勒外轮廓线。现壁画中土红色已变成黑褐色,面部高光的白色更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呈现出粗犷怪异的面容,这是壁画变色的结果
观塑像整体,为莫高窟早期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交脚弥勒塑像。主尊以夸张的比例大于狮子,占据信徒大部分视线,给人造成浑雄壮阔的感受。这说明雕塑匠人不仅精通佛教教义,更掌握了融汇西域特色的塑造手法。壁画分三段绘制,采用土红色打底,内容丰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epla® T2020GF 15TF | PPS 20%GF(玻璃纤维)物性表.pdf VIP
- 水上光伏预制管桩施工方案.docx VIP
- 《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第3版)》完整版课件全套电子教案.pptx
- DB42∕T 562-2009 土地整治通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pdf VIP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pdf
- 220kV及以上输变电线路工程档案资料编2023.pdf VIP
- 公司资产转让协议书(精选6篇).pdf VIP
- 地铁屏蔽门系统介绍.pptx VIP
- 商务沟通与谈判及参考答案全套教学课件.ppt VIP
- 地下车库地坪做法-建筑工程防空鼓开裂控制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