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結 語 蘭陽平原各系統遺址與先住民聚落的空間分布,反應了古環境對先住民選擇居地的影響。 早期的新城系統與武老坑系統遺址顯然受到海進的影響,故在較高的坡地山腳、沖積扇等地點定居,以燒墾為主要的生活方式。 晚期的普洛灣、舊社類型遺址以及噶瑪蘭族,則因為海岸線趨於穩定,逐漸進入平原定居,此時則以河川的分布、變遷為考量,避免水患頻繁的地區,及選擇海岸沙丘後背高亢地面做為居住地。 噶瑪蘭族的聚落位置選擇不僅避免洪患,且利用水系作為交通的媒介,選擇了水路交通與生活資源的最佳區位。 清代嘉慶初年,漢人沿著泰雅族與噶瑪蘭族之間的族群緩衝帶,亦是湧泉豐沛的地區,在高平原建立武裝據點,避免與原住民的衝突及水患的威脅。而後沿此區向南開拓,聚落由點狀擴展到帶狀。直到嘉慶中葉,漢人聚落擴張至溪北的低平原區 漢人拓墾之初的聚落型態,明顯受到先住民的分布所限制,以聚集的防衛性聚落為主。之後,以「開圳墾地」的方式拓墾,集約耕作的農業社會為「逐水而居」的生活型態,水利開發依循著地形發展,聚落的建立轉為依靠自然環境。漢人開墾蘭陽平原的過程,係在人文與自然環境之間尋求平衡 結 語 謝 謝 敬 請 指 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聚落分布與地形之關係 盛清沂將宜蘭地區遺址系統化,區分出新城與舊社兩大系統。 連照美、宋文薰以遺址出土文物區分為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十三行文化。 劉益昌依據遺址遺物的文化性質與時間差異,將平原遺址區分為四個文化系統—新城系統、武荖坑系統、普洛灣類型與舊社類型。 聚落分布與地形之關係 新城系統(4500~3000年前)包括大竹圍、份尾、蘇澳新城、丸山遺址等。出土物顯示漁獵是主要的生活方式。四遺址在溪北與溪南分布位置有較大差異。 溪北:份尾緊鄰海濱,大竹圍被海水淹沒,遺址挖掘中,也可確定其位置分布在沙丘上。 溪南:丸山與新城遺址距離海岸約兩公里,海拔在10公尺以上的孤丘或山坡,但生活型態仍以海岸資源為主,意味溪南地區海岸線應更向內陸縮入,或為大片淺水沼澤,現在的小丘便是沼澤中的小島。 新城系統遺址分布圖 聚落分布與地形之關係 大竹圍遺址下層屬新城系統,上層屬舊社系統,兩者間有明顯澤湖沉積,意味新城系統末期大竹圍與份尾的先住民可能受到海侵影響而離開居地;反觀溪南的丸山遺址卻因位址較高,未受海水影響,因此丸山遺址的新城系統文化層上疊壓了武荖坑系統文化層。 聚落分布與地形之關係 武荖坑系統(3500~2000年前) 包括員山、枕頭山、丸山、武荖坑、月眉山、大隱、內城遺址等,分布地形於平原邊緣的丘陵緩坡,以及突出的孤山。出土物顯示農耕與狩獵是主要的生活方式,主要利用近山地區資源。 劉益昌認為不以海岸資源為主,是由於海岸線的變遷。但丸山遺址卻因地勢不受影響,出土網墜,顯然仍取用海岸資源。 或許可推測,由於3000年海岸線推進至今日等高線5公尺處,迫使先住民放棄海岸資源,而至山坡進行燒墾;此印證龍德井的孢粉研究,以及五結井有機碳同位素變化,皆顯示當時人類在山林中燒墾。 武荖坑系統遺址分布圖 聚落分布與地形之關係 普洛灣類型(1000~300年前) 此類型遺址首先在花蓮立霧溪流域發掘,文化內涵與十三行文化部分相同,又帶有濃厚地方特色。蘭陽平原上有利澤簡、下福、區界及流流遺址,都位於最靠內陸的一道古老沙丘上。出土文物顯示當時生活方式包含農耕、漁獵。 普洛灣類型與武荖坑系統之間一千年的不延續至今研究仍無法理解。 溪北海岸的遺址未進行挖掘,無法了解下層是否包含普洛灣類型遺址。部分打馬煙遺址沒入水中,顯示當地地形環境不穩定,不利聚居。 大竹圍遺址的舊社類型文化層疊壓在武荖坑系統文化層上,舊社與普洛灣類型有時間的重疊,或許當時溪北已成為舊社類型的勢力範圍,因此從立霧溪北上的普洛灣類型先住民只能到達流流為止。 普洛灣系統遺址分布圖 聚落分布與地形之關係 舊社類型與噶瑪蘭聚落(1000以來)此類型遺址主要分布在平原10公尺以下,河流下游岸邊或海岸內側沙丘,以及較內側的平原區。從遺址中的貝塚與食物殘渣得知當時聚落臨水而立,善用水生資源。 考古學者認為瑪蘭族延續舊社類型文化,但此族起源點並無證實。伊能嘉矩以口碑、語言等認為由澳底灣三貂社拓展。詹素娟從噶瑪蘭各社傳說追溯溪北以打馬煙為首,溪南源自加禮宛。李壬癸以各社語言分歧小,無法推斷起源點。 若從地形推測,三貂角到頭城的礁溪斷層海岸地形陡峻,由陸路南下較困難,取海路沿海南下選擇平原河口開拓,以取得淡水,符合溪北與溪南各有一起源之說,也與凱達格蘭族起源於淡水河口不謀而合。 舊社類型遺址分布圖 聚落分布與地形之關係 噶瑪蘭族的生活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