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和谐社会建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良知与和谐社会建设 【原文出处】伦理学研究 【原刊地名】长沙 【原刊期号】200601 【原刊页号】1~6 【分 类 号】B8 【分 类 名】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605 【英文标题】Conscience and Establish A Harmonious Society WEI Yingmin (The Philosophy Department,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作 者】魏英敏 【作者简介】魏英敏,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及应用。北京 100871 【内容提要】“致良知”是阳明学说的核心。“致良知”是他的宇宙论、道德论,也是其修养论。“致良知”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如今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冲突、矛盾、对立,比比皆是。但归根到底是人自己与自己不和谐,即身心不和谐。为此,需要从阳明学中,吸取一些智慧“省察克治”,限制乃至祛除无限膨胀的私欲,抛弃消费主义,过勤俭生活。 【摘 要 题】社会伦理规范 【英文摘要】The idea of consulting conscience is to the core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 It reflects his cosmological theory, moral theory and his theory of moral accomplishment. The idea of consulting conscience can play a part in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true that now in China there are a lot of inharmonious things, which are found in the various conflict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man and man, man and society, and man and nature. However, all these unharmonious things can be reduced to the inharmoniousness between man and himself. We can get some wisdom from Wang Yangming to discipline ourselves. 【关 键 词】良知/和/同/“省察克治”/道德 conscience/unity/uniform/discipline oneself/morality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 庞元正.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与发展[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5] 王伟光.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更好地兼顾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8-15.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06)01-0001-06 当代的中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农耕社会向工商社会过渡。 过渡时期,即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人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意识均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这种空前变革之中,人们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的物质利益(财富)的占有与分配不公。致使许多人愈来愈贪婪,自私,丧失了起码的良知。他们甚至一夜暴富,而另一部分人,辛勤劳作,所得无几,生活虽有改善,但活得十分艰难。有病无钱医,有子上不起学。于是社会人际关系紧张起来,对立、冲突与摩擦,接踵而至,显得很不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会不和谐,个人与自己也不和谐。 由于人们的贪婪与自私,还造成与自然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不是始于今日,已有一段历史了。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研究一下,良知与和谐的关系。 为此,我们需要向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寻求智慧与帮助。   一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合理性分析 王阳明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创立了“心外无理”——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