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杨旸:浅窥《桃花源记》的隐喻及流变(9.3)
浅窥 《桃花源记》的隐喻及流变
姓名: 杨 旸
学号:
院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入手,利用现代文论的一些观点,从文本、作
者以及读者的角度探究《桃花源记》的隐喻表达以及流变,从多维的角度浅窥《桃花源记》
的不同意蕴。其中,文本的维度只立足于文本本身;作者的维度涉及对作者的生平研究;读
者的维度因时间和篇幅限制,只限于唐朝部分的读者接受研究。本文舍弃传统的较为感性的
文学研究方式,试图从较为理性和抽象的隐喻以及结构化研究探求《桃花源记》这一经典文
本的多重质素,并略微讨论一下隐喻在不同维度的作用。
关键词:桃花源记 隐喻 文本 作者 读者 流变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现象,无论是文本本身的艺
术性,还是其所包涵的文化意蕴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所津津乐道,而“桃花源”更是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对“桃花源”的考证也经久不息。对此,陈寅恪在《金明馆丛稿初编·桃
花源记旁证》中对桃花源的考证做过一个详细的学术梳理,可以作为前人对桃花源考证的综
述,现将其要摘录如下:“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
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随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
以成此篇。”1陈寅恪在此文中得到结论如下:“(甲)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
而不在南方之武陵。(乙)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嬴秦。(丙)桃花源
纪实之部分乃依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而作成。(丁)
桃花源记寓意之部分乃牵连混合刘驎之入衡山采药故事,并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等语所作成。(戊)渊明拟古诗之第二首可与桃花源记互相印证发明。”2
通过陈寅恪的阐述,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前人研究“桃花源”时一般注重其可考证的纪实
部分和不符合常规事实的寓意部分,而这两部分通常都可以在文献材料中得到印证。前人的
研究固然很有价值,但是根据现代西方文论的观点,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前人“纪实部分”和“寓意部分”的划分似乎不能穷尽《桃花源记》所有的文学内涵,其创
作过程也不似一些可考的文献资料所能阐明的那么简单,因此,本文另辟蹊径,先从“桃花
源”作为文学意象这个点切入。“意象”这个词带有很浓重的中国古典文论的色彩,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
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3简而
言之,“意象”即主观情意与外在物相融合的表现。这个概念虽然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却难免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术尴尬,因此,我在此引出西方文论“隐喻(metaphor )”
的概念。
在西方古典的修辞学和词汇学中,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相当于汉语中“暗喻”的概
念。然而在现代文论中,广义的隐喻包括一切语言。“使用语言是‘通过’一种现实‘达到’
另一种现实,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转化的过程……一切语言,由于对‘现实’具有如上所述
4 当然,我不可能对 《桃花源记》的每一个
的‘转化’关系,所以从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
字都做隐喻分析,只是为我所要用到的文本语言做隐喻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关于我研
究隐喻的目的,在此先援引一下现代文论中隐喻与言说者意义关系的论述,约翰·赛尔在他
的论文《隐喻》中有非常标准的论述:“……言说者隐喻地意味着某种不同于句子字面意味
5所以,我研究文本中的隐喻主要是探求言说
的东西……隐喻意义总是言说者的言说意义。”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P188 三联书店2001 年版
2 同上 P199
3 《文心雕龙校注通释》P321-322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年版
4 泰伦斯·霍克斯《隐喻》P105 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
5 戴维·E ·库珀在《隐喻》一书中的引用P54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
者即作者的言说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