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探讨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研究   摘要:蒙古族人口有一千万左右,其中一半位于我国境内,该民族的民居风貌特征比较明显,居住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现阶段,蒙古族的传统民居多分散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的传统民居可谓是经历了文化和历史的多种变迁,最终形成了现代化的独特居所。现本文就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演变入手,并简要分析总结了传统民居变迁的原因,以便进一步挖掘蒙古族传统民居的特征极其演化趋势 关键词:内蒙古;蒙古族;传统民居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03-02 1.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演变 1.1 早期居住形态。蒙古族的早期居住形态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该时期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原始社会的人们对生活和住宿条件要求也较低,甚至很多先民选择了天然洞穴为住宿地,例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嘎仙洞遗迹,就是很典型的天然洞穴居住地 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力也在不断发展中,蒙古族居民增加了游耕游牧等生产活动,这就要求他们的住所能够随时变迁,并且可以就地取材,方便重新搭建和组织居所,随之出现了半地穴式建筑和窝棚式建筑。所谓半地穴式建筑即通过挖土坑和木头搭建所成,实现了从山洞到草原的过渡;而窝棚式建筑则相对简单,初步具有了蒙古包的形态,因此很多学者和专家都认为蒙古包是从窝棚式建筑演变而来的 1.2 游牧时期居住形态。随着游牧时期的到来,牧民的主要生产方式也变成了牧业,成为了完全移动式的放牧,显然传统的居住形态已经不再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时候就出现了移动式的蒙古包,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备有马车,在迁移的过程中,搬运各种家具和燃料,同时迁移时间、地点和范围也比较明确 蒙古包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包括套瑙、乌尼杆、哈那墙、门槛四部分。简单说来,套瑙用于屋顶的采光和室内通气,具备天窗的功能;乌尼杆主要是支撑和承接重力,是蒙古包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哈那墙主要是为了蒙古包的牢固和御寒,这样再加上门槛,完整的蒙古包就形成了 在游牧时期,蒙古包就成为了家庭的主要标志,例如很多蒙古包在构建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圆形的圈子,长老就居住在圈子的中央位置,成为某种象征,当然蒙古包也代表了游牧文化,体现了蒙古族居民的聪明和智慧 1.3 游牧定居时期居住形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草原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很多迁徙的居民开始安定下来,形成了半定居轮牧、定居轮牧和完全定居三种模式,逐渐安定下来。纵观游牧到完全定居的整个过程,蒙古族的居住形态也经历了游动蒙古包、固定蒙古包和砖房三个形态,出现了汉化的趋势 首先是现代蒙古包,与传统蒙古包相比,虽然外形结构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室内增设了很多现代电器,包括电视机、音响等,足以看出蒙古族的发展。例如很多半游牧半定居的蒙古包,以火炉为正中心,门是东南方向开的,在每个区域整齐的放置着生活用品、厨具、衣服等,甚至还出现了老人和小孩单独居住的私密空间 此外是砖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和周围其他地区的交界处,砖房多以矩形和方形为主,成为居民冬天居住的主要形态,蒙古族的砖房很多方面都借鉴了汉族的建房特色,形成了安全、舒适、保温条件较好的室内空间 1.4 完全定居时期居住形态。完全定居时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向了农业化生产和家畜饲养业等方面,融入了很多现代化的元素,因此这一时期的居住形态更像是中国的北方农村,民族特色也有不断消失的倾向 该时期形成了新型的居住形态和环境,一般会有一个很大的客厅,安放洗衣机、储物柜、洗浴设备等,但是没有会客的茶几和沙发,这是跟中国北方居住形态较大的区别;居所的东侧南向是一个会客厅,用来招待客人;西侧是卧室,除了休息,还兼具了储藏的功能,但大多由于占地面积较小,而显得比较杂乱;独立出来的餐厅同时兼具了厨房的功能,设施比较齐全。此外,建筑材料也多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珍珠岩等新型材料,提供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比较优异,很多太阳能设备也进入了蒙古族的千家万户 2.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变迁的原因 2.1 生产方式的影响。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影响蒙古族传统民居变迁的首要原因,也是蒙古族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表现。首先是游牧的生产方式,该时期蒙古族居民常常需要四处奔波,不及时变迁居住形态,很容易居无定所,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更是难以与寒冷抗争,导致人的生老病死;其次是半游牧生产方式,这就需要蒙古包和变形帐篷来保障人们的居住,帮助人们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最后是畜牧业和农业化的生产方式,在大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亟须砖瓦房屋式的定居点,尤其是随着家用设备的增多 2.2 独特气候的影响。在蒙古族,蒙古包可谓是一直存在的,无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