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春秋》学思想探究——以《春秋》公案考辨为中心.pdf

王安石《春秋》学思想探究——以《春秋》公案考辨为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安石《春秋》学思想探究——以《春秋》公案考辨为中心.pdf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 1月,第47卷第 1期 ,Jan.,2017,Vo1.47,No.1 Joum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 王安石 《春秋》学思想探究 以 《春秋》公案考辨为中心 侯步云 (陕西科技大学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21) 摘 要:“断烂朝报”“不列 《春秋》于学官”是 《春秋》学史上的两大公案。王安石所 谓 《春秋》“断烂朝报”指 《春秋》注解之书,并以《春秋》经发展的特点而确有 “不列 《春秋》 于学官”之意。王安石以其经学思想区分 《春秋》经与传,视 《春秋》经为 “难知”但 “可 知”,对 《春秋》传则由“取”到 “疑”以至 “不足信”。针对 《春秋》中天人关系、伦理等级等 问题,王安石提 出“任理而无情”“以道进退”。王安石在北宋 《春秋》学进程中间接为 《春 秋》学发展指明了新的致思方向,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关键词:王安石;《春秋》;“断烂朝报”;“不列 《春秋》于学官”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152/j.cnki.xdxbsk.2017-01-021 王安石不仅是北宋时期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其于经学有突出贡献。在 《春秋》学发展史上, 王安石因 “断烂朝报”说而常以负面形象出现,学界对其中原因多有探究,但对王安石的 《春秋》观及其 在 《春秋》学史上的地位等问题论述不足。本文以对 “断烂朝报”“不列 《春秋》于学官”两大公案的考察 为切入点,试图对王安石 《春秋》学思想进行深人阐释。 一 、两大公案考论 “断烂朝报”“不列 《春秋》于学官”是 《春秋》学史上两大学术公案。首先,两种说法涵义不同。如 果暂不考虑其来源,“断烂朝报”说主要是王安石对 《春秋》的整体判断,似乎个人主观感受多一些;“不 列 《春秋》于学官”属于政府行为,是政府机构的一种措施。或许正是因为 《春秋》似 “断烂朝报”,所以 才有不列于学官的结果。其次,两种说法出处各异。 “断烂朝报”说,从 目前资料看,一是据 《宋史纪事 本末》载:熙宁四年(1071)科举改革,王安石认为 “孔子作 《春秋》,实垂世立教之大典……自经秦火,煨 烬无存。汉求遗书,而一时儒者附会以邀厚赏……一如断烂朝报,绝非仲尼之笔也”L1J(卷 。即王安石 对孔子所修作的 《春秋》无诋毁之意,“断烂朝报”是指 《春秋》在遭受秦火与汉代被工具化后的状态。 另一处见于李绂 《书周麟之孙氏春秋传序后》中考证此种说法的源头。周麟之为南宋人,曾为孙觉 《春 秋经解》作跋,其中讲到王安石斥废圣经定为 “断烂朝报”。李绂作此后序反驳这一观点: “断烂朝报”之说,尝闻于先达,谓见之 《临汝闲书》,盖病解经者,非诋经也。荆公尝自为 《春 收稿 日期:2014—10—13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 (13XZS011);陕西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BJ10-03) 作者简介:侯步云,女,河北邢台人,历史学博士,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 ,从事中国思想文化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 1期 秋左氏解》十卷,言言精核……其高第弟子陆农师佃、龚深甫原,并治 《春秋》,陆著 《春秋后传》, 龚著 《春秋解》,遇疑难者辄 目为阙文。荆公笑谓:“阙文若如此之多,则 《春秋》乃断烂朝报 矣。’’[2](附 《临汝闲书》为南宋史学家李焘之子李壁所著。依李绂言:一是 “断烂朝报”说确实存在,前提是 《临汝闲 书》所载史实无误;二是 “断烂朝报”论所指为 《春秋》注释之书,残缺不全,并非指 《春秋》经。而王安石 尚有 《春秋》类著作,其弟子受其影响而治 《春秋》 』( ’。 由上可知,“断烂朝报”说出自王安石本人,指 《春秋》注解之书,并非 《春秋》经本身,这与北宋庆历 之际疑古批传的学风是一致的。此后,苏辙在 《春秋集解》自序中讲:“近岁王介甫以宰相解经,行之于 世。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