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数字硬盘录像机.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硬盘录像机

数字硬盘录像机(DVR)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第 1 页 数字硬盘录像机(DVR)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从盒式磁带录像存储到数字芯片网络存储的跨越只不过短短的十年时间,数字硬盘录像机(DVR)历经了化蛹成蝶般的高速裂变。新千年伊始的数字化浪潮,把监控存储推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不到三年时间,被韩国、台湾企业垄占的中国数字监控录像机市场“基本瓦解”,国内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硬盘录像机(DVR)企业“破茧而出”;产品以其稳定的性能、优惠的价格、人性化的设计占领90%以上的国内市场,还有一些板卡和成品DVR走向国际市场,这在中国DVR发展史上称为“中外DVR企业的第一次博弈”。第二次博弈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以杭州海康威视、浙江大华、浙江大立、北京汉邦、武汉恒亿、深圳图敏、广州金鹏、成都德加拉为代表的DVR企业“血腥博杀”争夺市场“盟主”地位;现在海康威视以其领先的硬压缩算法板卡占领了国内一半的市场份额,在硬压缩板卡市场上北京汉邦、武汉恒亿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曾经只专注板卡的企业,在2005年都先后推出成品DVR,销售渠道亦扁平化。当时,一度在市场上快要消失的软压缩DVR,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从2006年开始,以深圳龙安视、深圳波粒智能、深圳豪威为代表的软压缩技术企业的崛起,在2007年软压缩技术的视音频压缩板卡出货量大大超过硬压缩技术的视音频压缩板卡。目前,市场上从PC-DVR、嵌入式DVR、NVR到混合DVR应有尽有,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DVR市场的第三次博弈还刚刚开始,谁能登顶,因为技术和市场变化的诱因太多,还很难预测。   对DVR来说,它的发展除了光学技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细微加工技术、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压缩技术的进步带来存储技术在记录密度、容量、数据传输率等等关键技术的巨大突破外,完全依赖于通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模拟到数字,从硬压缩到软压缩,从一芯一路到一芯多路,从PC到嵌入式DVR,各领风骚。但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变化,技术方向与产品特色化是关键所在。   不过,依据记者观察,在当前这样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里,DVR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除了技术的与时俱进之外,一定需要在产品价值上有所依托,一定要有一套可以迁延传递的价值体系,真正做到产品的差异化。因为现在安防产品处于买方市场,在众多品牌下,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一、中外数字DVR的较量   从国门大开到现在,很多国外产品豪情壮志进入中国市场,但最终因为“水土不服”而黯然离去的事例并不鲜见。韩国的DVR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2001年初,韩国POSDATA和IDIS率先将采用MPEG-4视频压缩技术的POS-WATCH嵌入式DVR产品带入中国市场,它们都是韩国DVR研发生产比较上规模的企业,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良。由于当时国内生产的DVR稳定性差、图像不清,POSDATA和IDIS的产品一度占领国内部分市场。随后韩国LG、KODICOM及台湾奇偶等企业的DVR产品也进入国内市场。   国内模拟监控录像机的发展。在这里,也不能不提到国内模拟录像机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1998年大约13年的时间里,国内安防监控存储记录设备都是模拟录像机,通常就是用盒式磁带记录监控实况。   在1998年之前,国内监控市场还局限在金融、交通和一些重点安全保护单位,市场应用比较少。主要是当时模拟录像机还是个新鲜事物,价格昂贵,更重要的产品技术不成熟,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磁带不容易保存。如磁带受潮后,轻则图像模糊,严重的情况是根本没有图像,这和监控的真正目的大相径庭;二是磁带价格昂贵。使用寿命比较短,容量小,重复使用率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视频监控的发展;三是要检索图像不方便。常常为回放某段录像而耗费大量时间,模拟监控系统给安全防范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实际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众多安防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研发,希望从技术上有所突破。1993年开始,有企业提出“基于PC平台的录像系统”的设想:就是把摄像机拍摄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在电脑硬盘中,既能长期存储,检索也很方便。基于这种设想,1995年,一些企业开发出了基于PC式的硬盘录像机,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多只能做到四路实时采集,实时录像,而且硬盘容量只有15G,此种产品在国内最早的品牌有北京猫王、北京黄金眼、北京银河、深圳迪泰克、金山品科等。   虽说这些企业开创了中国数字视频监控的先河,但只能说是准数字监控;因为系统的稳定性差,市场并没有接受这种准数字监控录像机。加上当时能够独立开发DVR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的公司并不多,市场影响力有限。但市场发展趋势已经完全明朗,只须DVR视音频压缩技术的成熟。   而当时,国际上最早开发生产数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