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院感防控知识培训精要
院感防控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定义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病人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及其感染链 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链 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内源性感染链 贮菌库---易位途径---易感身体环境 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年龄(3岁以下和60岁以上) 高危病种(白血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等) 侵入性操作: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外科手术。 抗菌药物、激素 侵入性操作成为医院外源性、内源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一、全院综合性监测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二、目标性监测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导管监测等。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1、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于12h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b)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2、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h内进行报告: a)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c)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健康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收治患各种原发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场所 难以避免经常要接触患者污染的体内物质 环境污染严重(空气、物体表面、器械的污渍) 刺伤、割伤习以为常,经常受到微量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 自身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如器械消毒灭菌不严,医源性感染的威胁在所难免。 医院感染存在问题 医院在管理层面: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重视不够、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贯彻不力落实不到位。 业务技术层面:标本采集、检验技术、消毒液配置浓度等。 执行力:知识培训、个人素质等。 手卫生规范 什么是手卫生? 手卫生(hand hygiene): 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 洗手(hand 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2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方法 应遵循以下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5cfu/cm2。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防护用品(PPE)的种类 口罩 护目镜 手套 隔离衣和防护服 鞋套 防水围裙 帽子 1、口罩 口罩选用原则: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1、口罩 注意事项: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型)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2、护目镜、防护面罩 应用指征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