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hsez.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面对联说的都是谁? 1)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4)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简介屈原的生平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出生楚国贵族,知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官职,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jìn)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85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1--3):叙述屈原由被信任至被疏远的坎坷经历,介绍并高度评价《离骚》。 1、简介屈原。 2、屈原被疏。 3、述评《离骚》。 思考 1 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王甚任之” :“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思考 2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一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一是:“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思考 3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思考 4 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第二部分(4--10) : 写屈原由“黜”到“迁”和楚国由强到衰的过程。 1、屈原被黜,怀王三次被秦所骗而最终客死于秦。 2、顷襄王昏愦腐朽,屈原被迁。 思考 1 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4、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5、④复释张仪   6、⑤诸侯击楚   7、⑥赴秦身死 思考 2 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思考 3 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思考 4 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文分析 第三部分(11--12):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  1、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 2、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讨论 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