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防腐漆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氧防腐漆安全技术说明书课件

化 学 品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Epoxy anticorrosive paint 企业名称:地址: 邮编: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201年 月日 国家应急电话: 化学品用途: 推荐用途:主要用于耐腐蚀涂装,如大型化工设备、管道的内外壁涂装限制用途:无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食入中毒,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等。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拌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神经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肠胃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应急综述:人员接触应按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有关步骤进行处置。 如泄漏,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处理易燃泄漏物时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器具,移走所有火源。确保适当通风,以去除蒸气。消防员应穿戴完整的防护服,包括自持式呼吸装置。火灾时,应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 通用名称: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15% 1330-20-7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主要症状: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急救措施:脱去已污染的衣服。用肥皂和淡水冲洗身体受污染部位。如果刺激发展和持续,应立即进行医治。 眼睛接触: 主要症状: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急救措施:眼皮张开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min。应立即进行医治。 吸 入: 主要症状: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等。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拌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神经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健康影响: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急救措施:立即抬至新鲜空气处。应立即进行医治。如吸呼困难时,供给氧气。如呼吸停止,使用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 主要症状:吞咽引起急性肠胃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急救措施:应立即得到医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泄漏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灭火时消防人员必须在安全距离以外或有防护措施处操作。消防人员应穿戴全身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 防护装备:化学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戴防苯耐油手套,正压式呼吸器。 应急处置程序: (1)建立警戒区。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2)切断火源。消除所有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3)控制泄漏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立即进行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