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触摸屏工作原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容触摸屏工作原理课件

内容 电容触屏的相关介绍 电容触屏的结构探究 单层ITO 单面双层ITO 双面单层ITO 电容式触屏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自生电容式触摸屏 互电容式触摸屏 信号检测触摸屏位置中心坐标算法 1.1触摸屏在电子领域的发展 电阻式 触摸屏 的出现 电容触摸屏 初见端倪 电容屏的 新时代 1997年摩托罗拉PalmPilot 掌上电脑出现,电阻式触摸 屏,触摸笔输入,不精确 2007年3月LG推出Parada 多点电容式触摸屏 无需触笔,精度好 2007年6月至今苹果推出多款 iphone多点电容触屏 电容屏取得飞速的发展 1.2多点触摸手势 2.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及分类 2.1单层ITO 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 特种粘合剂,无色透明,高透光率,胶粘强度好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软性线路板,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 优点:成本低,透过率高,缺点:抗干扰能力差 2.2单面双层ITO 优点:性能好,良率高 缺点:成本较高 2.3双面单层ITO 优点:性能好,抗静电能力强 缺点:抗干扰能力差 2.4轴坐标式感应单元矩阵 轴坐标式感应单元 分立的行和列 以两个交叉的滑条实现 X轴滑条 Y轴滑条 检测每一格感应单元的电容变化 行sensor组成Y轴 列sensor组成X轴 行和列在不同的轴 3.电容触屏分类 表面电容式 有一个普通的ITO层和一个金属边框,当一根手 指触摸屏幕时,从板面上放出电荷,感应在触屏 的四角完成,不需要复杂的ITO图案 投射电容式(感应电容式) 采用一个或多个精心设计,被蚀烛的ITO,这些ITO层通过蛀蚀形成多个水平和垂直电极 自感应电容式 互感应电容式 平行边电容器 平行班电容器原理 两个带点的导体相互靠近会形成电容 平行板电容的定义 电容C:正比于相对面积A,正比于两导体间的介质的介电常量K,反比于两导体的相对距离d K=8.85×10-12F/m 3.1自生电容式触摸屏的原理 Cp-寄生电容 手指触摸时寄生电容增加:Cp’=Cp/Cfinger 检测寄生电容的变化量,确定手指触摸的位置 3.2互电容式触摸屏的原理 CM-耦合电容 手指触摸时耦合电容减小 检测耦合电容变化量,确定手指触摸的位置 3.3信号检测 交叉中心=触摸点 一个中心点=单个触摸点 单个触摸点 每个轴上都有 两个触摸=4个交叉点 两个触摸点 消除鬼点 非期望误差点“鬼点”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